《瓦爾登湖》,第一次見到它是還在讀高中,有一段節(jié)選,只有一段,潛水鳥覓食。靈動,靜謐,細(xì)膩,我被深深的打動了,把那段還背誦了下來 ,所以久久不忘。但那個時候局限于借書,圖書館看書,很少自己買書,還念叨書非借不能讀也。對于喜歡的東西并沒有打破原來思維的僵局。
直到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開始工作了,離第一次看到瓦爾登湖選段已過去五年。有次周末走進(jìn)圖書館,我便我又想起了梭羅,想起了令人神往的瓦爾登湖,于是就把它帶回去了。它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沒有什么人物,可以說只有作者一個人,沒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引人入勝的懸念,不故弄玄虛,不夸大其詞,但是它的魅力讓你愛不釋手。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自然的對話,人作為自然中的一部分,最大程度的融入。靜謐,安詳,簡樸,自然,細(xì)致,用眼,用手,用鼻子,用心,感受著晨曦微露,感受著季節(jié)變化,感受一草一木,感受寧靜的湖水。語言絕美,純凈,像精靈跳躍林間。
最喜歡“每一個清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讓我的生活像大自然一樣樸實(shí),純真!”它沒有一點(diǎn)的嘈雜和喧囂,唯有寧靜和孤獨(dú)。如果你想靜靜,可以去冬天湖畔積雪覆蓋的樹林里,聽積雪壓彎樹杈的聲音,聽風(fēng)林間穿行,聽覓食的鳥兒的唧啾;如果你累了,可以坐在波平如鏡的湖畔,賞晨光熹微,看落霞滿天,看潛水鳥靈活的飛翔,或者坐在小木屋里,燒一盆暖融融的炭火,讀一首喜歡的小詩。
而它又不僅僅是自然絕美的風(fēng)光,更有通過自然的語言,他看到了生活與生命的領(lǐng)悟,并滲透在每一個細(xì)節(jié),不刻意,無張揚(yáng),自然而然。但只要你靜下來,他一定會給你帶來啟迪,領(lǐng)悟和思考。
就像梭羅說的,“唯有我們覺醒之際,天空才會破曉,破曉的,不僅是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