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和去年連續兩年,互聯網行業非常不景氣,創業團隊死了一批又一批,大公司開始實行996變相裁員,比如58,鬧得沸沸揚揚;這不這幾天國美也開始實行996,更有甚至直接裁員,比如V大夫等。非互聯網人可以閱讀參考一下。那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找工作的同學們如何判斷一家公司靠譜與否呢?(大公司看項目、小公司看團隊,這里主要聊聊“小”公司,也就是那些不被人所熟知的的產品及團隊)
1.首先看產品。這家的產品如果靠譜,那么團隊也差不到哪兒去。怎么覺得產品靠譜?看應用市場下載量、好評度、AppStore排名、在著自己體驗,你覺得OK,起碼你自己不排斥,再者讓朋友體驗,提建議,畢竟自己的經驗受限。一個做技術的就很有可能發現不了一個產品的水準。還有看產品的模式是新穎的?還是爛大街的?有沒有亮點?所屬行業是紅海還是藍海?什么直播類的、O2O的、金融的要慎重選擇。
2.現在的招聘平臺平臺不都提供IM嗎?跟對方的溝通,這個過程當中,問一些關鍵的問題?比如項目什么啟動的?迭代了幾個版本?產品頭什么背景?技術頭什么背景?運營頭什么背景?公司福利待遇構成?
3.看招聘平臺上他們的介紹,一般都會有一段文字的介紹,我曾經看到一家社交產品在介紹自己的時候,提到了“客戶”,我特么懵了?一個社交產品居然用客戶來形容,日!!!
還有如果寫什么團隊成員來自于什么BAT啊,蘋果啊、360啊、新浪搜狐網易之類的,一般都不咋地,屬于忽悠型,散發著一股官僚的味道,90%團隊不靠譜。
4.看面試評價。這個挺有意思,拉勾做的。跟電商一樣,面試成為了一種“商品”,從別人的面試評價就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水準。根據內部人士說,拉勾的面試評價可信,沒有作假。
5.查公司的背景,團隊主要合伙人的背景、CEO的背景。我之前講過,非互聯網人做互聯網創業,基本都是死。怎么查?微博、百度新聞、知乎、熟人等等。
6.融資規模,這個因人而異了,比如有的人喜歡C輪以上的,有的不在意。一般而言,今年如果B輪及以上的,并且是實打實的B輪及以上,應該能活下來。
7.看公司的全名。有的公司的名字起的真是牛逼,我曾經看到一個叫“二狗網絡科技公司”(怪我沒截圖,當時嚇尿了,手哆嗦了),什么投資管理咨詢公司之類的?要慎重,一般都是狗皮膏藥公司。
還有什么途徑大家可以留言,日后和大家繼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