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個句子,四種美。春天是從地下探出頭的小草,春天是早開的一朵兩朵的野花,春天是樹木吐出的點點嫩芽,春天是解凍的叮叮咚咚的小溪。它們是春天的眉毛,春天的眼睛,春天的音符,春天的琴聲。
這是《找春天》中的句子,這樣的句子不只小孩子喜歡,大人也很喜歡。如果用繁瑣的分析去幫助學生理解,一定會造成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我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仿造句子,練習說話
(? ? ? ? ? ),那是春天的(? ? ? ? )吧?
小孩子的想法還是不敢小瞧的,看她們精彩的表現:
柳樹垂下的長長的枝條,那是春天的頭發吧?
筆直挺立的松樹,那是春天的士兵吧?
天上白白的云朵,那是春天的棉花糖吧?
猴子長長的尾巴,那是春天的跳繩吧?
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的尾巴,那是春天的剪刀吧?
花園里盛開的鮮花,那是春天的笑臉吧?
大塊綠色的草地,那是春天的操場吧?
竹林里又大又肥的熊貓,那是春天的寵物吧?
松鼠毛茸茸的尾巴,那是春天的降落傘吧?
孔雀展開的屏,那是春天的扇子吧?
紅紅的太陽慢慢升起來了,那是春天的糖葫蘆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學生通過說話練習,感受到了文字的意境美,感受到了春天無處不在,走進大自然,觀察春天,聆聽春天,感受春天,觸摸春天。這樣,一方面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領悟,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語言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
課堂上有思考,如此,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