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五月二十日,皇上派宦官發掘元載祖父墓,斫棺棄尸,拆毀元家祠堂,焚毀祖先牌位。
五月二十八日,卓英倩(元載的主書)等都亂棍打死。卓英倩掌權時,弟弟卓英璘橫行鄉里。卓英倩下獄之后,卓英璘就據險作亂;皇上發禁兵征討。六月二十五日(原文為五月,根據柏楊考證修改),金州刺史孫道平攻擊,生擒卓英璘。
10、
皇上倚靠楊綰,讓他改革弊政,不巧楊綰生病,秋,七月二十日,薨逝。皇上悲痛不已,對群臣說:“上天不想要朕使天下太平嗎?這么快就奪走了朕的楊綰!”
11、
八月四日,賜東川節度使鮮于叔明姓李氏。
12、
元載、王縉做宰相時,皇上每天賞賜以內廚御饌,夠十個人吃的量,于是成為慣例。八月二十四日,常袞與朱泚上言:“餐費已經很多了,乞請停止賜饌?!被噬吓鷾省3P栍窒胪妻o堂封,其他同僚不同意,于是停止。時人譏諷常袞,認為:“朝廷厚祿,是用以養賢,如果自己沒有能力,應當辭職,不應當辭去俸祿。”
司馬光曰:
君子恥于拿的錢太多,而給人辦的事太少;常袞辭祿,是他心里還有廉恥,與其他那些固位貪祿的人,不是好得多嗎!詩經說:‘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像常袞這樣的人,不應該譏諷他。
華杉曰:
常袞的事,值得討論,皇帝賞賜的御膳該不該推辭,堂封該不該不要。
《論語》里有一段:“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原思,就是子思,他曾經給孔子做家宰,孔子給他定了九百斛小米的工資,他推辭不要。孔子說,你拿著!如果你覺得自己不缺吃的,拿去分給你的鄰里鄉黨!
為什么子思應該拿呢?你不拿工資,給其他人就形成道德壓力,引起連鎖反應,破壞生態。
《呂氏春秋》里還有“子貢贖人”的故事: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是他自己很有錢,他就拒絕了國家的補償??鬃诱f:"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鬃痈吲d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
所以,常袞的做法是不對的,甚至是矯情。而且,他的做法跟子思和子貢還大不一樣,子思和子貢推辭不要的,都是自己一個人該得的錢,和別人沒關系。常袞推辭的,卻是大家的。十個人的伙食,他沒跟大家商量,就推辭不要了。后面要推辭堂封更不得了!堂封是什么?《新唐書·源乾曜傳》:“時議者言:‘國執政所以同休戚,不崇異無以責功。'帝乃詔中書門下共食實戶三百,堂封自此始。"執政大臣與國家休戚與共,不給他們特別的禮遇,就不能責成他們為國建功。所以,堂封是宰相們集體享有的一塊封邑,不是封給一個人的,是封給這一堂,這全辦公室所有人的。胡三省注解說,一年有三千六百匹綢緞。你把大家的小灶伙食搞沒了,又要代表大家集體不要堂封,你想干嘛?你做宰相,就把國家搞好,國家養得起你,不需要你在這個地方客氣。
13、
楊綰、常袞舉薦湖州刺史顏真卿,皇上即日召顏真卿回京;八月二十五日,任命為刑部尚書。楊綰、常袞又舉薦淮南判官、汲縣人關播,皇上擢升他為都官員外郎。
14、
九月十三日,任命四鎮、北庭行營兼涇原、鄭潁節度副使段秀實為節度使。段秀實軍令簡約,有威嚴,又對下屬有恩惠,奉身清儉,沒有姬妾,除非公務宴會,從不飲酒聽樂。
15、
吐蕃軍八萬人挺進到原州北長澤監,九月二十一日,攻破方渠,進入拔谷;郭子儀派裨將李懷光救援,吐蕃軍撤退。
九月二十二日,吐蕃軍入寇坊州。
16、
冬,十月七日,西川節度使崔寧奏報:大破吐蕃于望漢城。
17、
先前,秋雨連綿,河中府很多鹽池都毀壞了。戶部侍郎判度支韓滉擔心鹽戶要求減稅,十月九日,上奏說雨雖多,不僅沒有妨礙食鹽生產,而且還有鹽自己生出來,報喜說是一種祥瑞?;噬蠎岩捎屑?,派諫議大夫義興蔣鎮前往調查。
18、
吐蕃入寇鹽州、夏州,又入寇長武;郭子儀遣將將他們擊退。
19、
任命永平軍押牙、匡城人劉洽為宋州刺史。仍以宋州、泗州二州隸屬永平軍。
20、
京兆尹黎幹上奏秋雨損壞莊稼,韓滉上奏說黎幹奏報不實;皇上命御史調查,十月二十九日,御史還奏:“損壞莊稼共三萬余頃?!蔽寄峡h令劉澡阿附韓湟,奏稱渭南縣境內莊稼沒有受損;御史趙計奏報的情況也與劉澡相同同。皇上說:“霖雨不停,怎么可能唯獨渭南沒有!”再命御史朱敖前往調查,損壞三千余頃?;噬蠂@息良久,說:“縣令,是撫治百姓的官員,沒有受損,尚且要虛報受損,豈有如此不仁的嗎!”貶劉澡為南浦縣尉,貶趙計為澧州司戶,而不追究韓滉。
21、
十一月四日,山南西道節度使張獻恭奏報,擊破吐蕃軍一萬余人于岷州。
22、
十一月八日,蔣鎮回來,上奏說:“確實有瑞鹽生出,韓滉奏報屬實?!辈⑸媳碜YR,請宣付史臣,載入史冊,并賜給鹽池美名。皇上聽從,賜號為寶應靈慶池。時人都認為這是一件丑事。
23、
十二月八日,朱泚從涇州回京師。
24、
十二月九日,崔寧奏報:擊破吐蕃軍十余萬人,斬首八千余級。
25、
十二月二十二日,任命朱泚為兼隴右節度使,知河西、澤潞行營。
26、
平盧節度使李正己先前已有淄州、青州、齊州、海州、登州、萊州、沂州、密州、德州、棣州十州之地,李靈曜之亂,諸道合兵攻打,所得之地,各自據為己有,李正己又得了曹州、濮州、徐州、兗州、鄆州五州,于是將治所從青州遷到鄆州,派他的兒子、前淄州刺史李納鎮守青州。李正己用刑嚴峻,所在之處,人們都不敢聚集交談;但是,法令齊一,賦稅均平而輕微,擁兵十萬,雄據東方,鄰近籓鎮都畏懼他。當時田承嗣占據魏州、博州、相州、衛州、洺州、貝州、澶州七州,李寶臣占據恒州、易州、趙州、定州、深州、冀州、滄州七州,各自擁兵五萬;梁崇義占據襄州、鄧州、均州、房州、復州、郢州六州,有兵二萬;相互結盟蟠結,雖然表面奉事朝廷,而實際不用國家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都自己決定,皇上寬仁(不是寬仁,是沒辦法),一概聽其所為。朝廷每修建一座城池,增加一個兵員,他們都有怨言,認為是猜忌防備他們,朝廷經常因此不得不停止工程。而他們自己在境內修筑城壘、修繕兵器,沒有一天停止。所以,雖在中國名為藩臣,而實際上如同蠻貊異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