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優秀教師的第九堂必修課。大約從我執教至今,尤其是當了班主任后,對于快樂的認知就只有班級事物的輕松了。
什么時候能讓我輕輕松松度過一天,沒有學生的告狀和小報告,沒有學生的雞毛蒜皮小事,沒有動輒就引發起來的學生間的小沖突,沒有各項驟然而至的臨時任務,這于我就是最快樂的一天了。
讀完高老師的這堂課后,才越發覺得我對快樂理解的膚淺和偏頗。他說,教師的人生應該是激情燃燒、樂觀憧憬的人生,應該是一個能夠享受教育幸福的快樂人生。這些的關鍵是心態。
“心態可以是快樂的天使,也可以是痛苦的惡魔”,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全憑個人掌控,你的心態決定著你的感受和認知。”真正的快樂一定屬于擁有良好心態的人。”
而我最初對于快樂的認知,僅是對于我的肉體和社會之角色而言,忽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而“教師一定是在精神的自由中獲得幸福的人”。
正如馬克思所說的一段話:“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做的犧牲,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我們的事業并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作為一名教師應當認同自己的職業,應當為教育人才而感到驕傲。即使我們遇到諸多的雜事,也是與教育息息相關,與育人密不可分。
教育無小事,育人無小事。在孩子的心目中,無成人界定的大小事與輕重緩急之分,每一件事情的經過可能都是他情感的全部付出,傾盡己所有,自然希望得到期望的結果。殊不知,有些事情的開始與結束,有它需遵循的軌跡和社會的法則,并未是他心中所想的那般模樣。當事與愿違,情與規則不能相融,這便是教育的契機,孩子成長的捷徑。
真的能沉浸其中,潛心琢磨,探尋規律,掌握方法,未曾不是教育之樂,甜蜜的幸福。
作為一名教師追尋快樂,還應擁有熱情。愛默生就說過,“有史以來,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都是因為熱忱而成功的”。
對于自己從事的教書育人的工作應當充滿熱情,唯有擁有熱情的人往往會堅持不懈。“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后面都隱藏著人心和生命的努力。”
教師擁有對教育的熱情,就會在重重阻隔中堅持自己的信念,一定不會受消極環境的影響,而能獨享自己工作中那份不能言傳的歡欣。
“教師的快樂,正是在有憂慮有負擔之間,在有壓力有希望之間,所能享有獲得的一種欣喜。如果真的無憂無慮,只怕反而不知道什么叫快樂了。”
確實是這樣的。一旦沒有壓力和負擔,有時我竟會茫然無措,反而對快樂的體會缺少興奮和滿足。有時忙中偷閑,也會竊喜不已,從壓力的釋放中更有一種成就的快感。
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還要學會欣賞。高萬祥老師說,“教育之樂,樂在童真童趣,樂在純潔無瑕。盡情地投入,用欣賞的慧眼去觀察,你會發現,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的地方,就在孩子的世界里,就在孩子的心田里”。
記得我只教過一個學期的一年級,而那群我認為懵懂未知,說什么還聽不懂的孩子們,一直到如今他們已是三年級的孩子了,還深深地記著我,每日在校園中遇見,親切地喊我一聲“孔老師好”。
看著他們漸漸長高的個子,長開的臉龐,如同花兒的綻放,怎么也無法忘記那時他們抱著我,說最喜歡我的課的情景。那是多么美好幸福地時光呀!
“學會欣賞的真諦,甚至整個教育的全部秘訣就在于尊重。尊重孩子才會寬容孩子,才能看到孩子身上閃光的東西”,以往我用自己狹隘的目光忽視了太多珍貴的東西,“蹲下身子教書”不能成為掛在口頭的至理名言,還需在平凡、瑣碎、辛苦的工作中,付諸于實踐。
不僅欣賞孩子是快樂之源,欣賞自己的教育工作也是獲得快樂的最好秘訣。不得不說,我一步一步走來的點點滴滴都是我成長的過程,不但是我作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成長,而且看著自己辛勤培育的孩子們也日新月異不斷地變化、成長,幾年如一日的關注,怎能沒有快樂和幸福而言?
所以要學會享受教育,而不是為了教育而刻板的教育。
有時我們的逆向思維也會使得我們追尋到快樂。將辛苦當成磨練,將任務作為提升,將雜事變成技巧挑戰,將困難顛倒為機遇,拋棄了牢騷滿腹,拋棄了自怨自艾,說不定我們最終得到的會是意外的收獲。
不斷的超越自己,這是幸福人生的全部意義。而“自我超越往往是在你每日在做的事情中實現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實現往往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這是一種顛倒的聰明,一種頓悟的人生境界。
學會珍藏美好,也會讓我們沉浸在美好快樂的人生幸福中。“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捕捉學校和學生中美好的故事,善于珍藏和學生在一起的美好時光和點點滴滴,從而使自己永遠快樂幸福,使自己的事業和生命質量得到提高和升華。”
美的瞬間需要我們善于發現美的眼睛,需要我們關注每日的細節,多往好的一面想,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所有的事情。
追尋快樂,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其實就是這么簡單。
跟著名師,我學過放下,放下無謂的執著和自我。今日,繼續跟著名師學優秀,從讀書修身、自我反思、教育科研、大愛厚生、積極寫作、鍛煉口次、注重細節、家校合作、追尋快樂九個方面,重新鍛造嶄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