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解決成人自我學習提升的書,為自我提升讀書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成甲在《好好學習》一書中指出,衡量你的學習是否有效的重要標準是:你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變。
房價高漲
孩子的奶粉也是大問題
孩子的教育也需要大把的錢
父母的醫療養老問題
夫妻關系
……
你的職業發展也沒有想象的順利
需要提升的能力還是很多
但是你的精力很有限
成人學習遇到的三大問題:
第一,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壓力與學習的矛盾
一個人總是在他需要的精力與可提供的精力之間尋求平衡。那些消耗個體精力的事情,叫做“生存負載”,而處理這些負載需要“生存力量”。無論生存負載還是生存力量,都由外部和內部因素構成。
關于生存負載,外部負載主要指的就是工作,包括職場工作和沒有薪水的家庭工作;內部負載主要來自于個體不斷發展的生活期望——想買房,想換車,想升職,想40歲之前達到財務自由。
生存力量呢,外部的力量源自于家庭背景、人脈資源、經濟能力等;內部的力量就是個人的能力和經驗。
生存力量除以生存負載,就是“生存余力”,如果能夠保持一定的余力,那么就能夠很好地應對不可預見的緊急情況,更好地承擔風險,能夠從事各種探索性和創造性活動,也更有可能進行學習。
這是一對矛盾:工作壓力越大、對未來的期望越高,就越需要學習,而學習需要生存余力,但壓力越大也以為著越少的生存余力——你有想法,但是沒有時間。
第二,看不懂,記不住——搞錯學習主題
看書要看得懂,還要記住,這是知識學習的思路,是應付考試的思路,是學院教育的思路,而不是成人學習的思路。
這是以圖書為學習的主體,你可能會說:“這么做錯了嗎?”
當然錯了,學習的主題應該是學習者,是你自己。
閱讀本身也不能創造價值,理解和記憶知識都不能創造價值。改變行為才有可能創造價值。改變行為只發生在把讀來或者聽來的知識結合自身經驗進行反思之后。
讀書看不懂,讀不下;讀懂了,讀完了,就沒有然后。
我讀勵志類或者說成功學的書,讀的時候特別熱血沸騰,就猶如看了毛片一樣,但是過后就完全忘記了,生活依舊。
此書介紹的方法,重要的不是看懂,而是能和自己的經驗發生聯系;重要的不是記住,而是能夠應將知識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
第三,看不下去——不明學習目的
《福爾摩斯探案集.血字的研究》中,華生醫生驚訝地發現,福爾摩斯居然不知道地球繞著太陽旋轉。福爾摩斯解釋道,因為人的大腦容量有限,他不能讓這些沒用的知識占據那些有用知識的位置,“這與我有什么關系呢?你說我們在圍著太陽轉,就算我們是在圍著月亮轉,對我或我的工作也不會有半個子兒的影響。”
成年人生存余力有限,要帶著問題去讀書。
今年古典老師的新書《躍遷》中指出:現在真正串聯一個又一個知識的,不是學科知識,而是場景問題。和知識樹不一樣,問題樹依托一個真實、高價值,并有可能被解決的問題來開展。
成人學習不同于學生學習的5條公理:自我導向,關聯經驗,強調實踐,聚焦于解決實際問題,內在驅動。根據這5條公理,趙周老師給出了便簽閱讀法,來解決成人學習的三大問題。
便簽學習的方法:
彼得.圣吉:要想教給人們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就不要刻意去教,而應當給他們一種工具,通過使用工具培養新的思維模式。
便簽法的目標
⑴緩解書太厚讀不完給自己帶來的壓力。
⑵幫你集中注意力。
⑶聚焦于思考和應用,而不是知識本身。
⑷保持興趣,效果外顯化。
⑸方便事后整理。
⑹加快學習進度。
⑺能更有效地處理晦澀難懂或重要的地方。
基本原則
⑴對閱讀要有不同的看法,不再停留在對書負責的階段,而要明白閱讀致用類圖書的目的一定是應用。
⑵使用便簽是為了在閱讀時保持清晰的思路。
⑶采用簡單易用原則和使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簽、筆。因為它們簡單,所以可以使用降低便簽的復雜程度。這樣你就可以把心思集中在閱讀和思考上,而不是費盡心思地掌握便簽法。很多教人閱讀的方法都是聽起來很美,用起來未必有效,因為方法本身太復雜,要求太高,讓想應用它的人望而卻步。
RIA讀書法
R,閱讀書本的片段
I,用自己的語言重述知識
A1,聯系自己的相關經歷
A2,自己以后該如何應用
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拆書幫理念的核心:以學習者為中心、實踐導向、具備3個核心步驟(RIA)。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成人學習的理論,也就是作者給出的學習雙螺旋理論。
學習的雙螺旋理論:
學習螺旋一,體驗——反思
智慧的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睿智之處,聰明的人不一定具有。智慧的人知道如何聆聽別人的話,知道如何權衡建議,并能與不同類型的人打交道。智慧的人特別善于做出明確、明智和公正的判斷。智慧的人知道從他人的經驗中受益,也懂得從他人和自己的錯誤中學習。
智慧的核心是如何處理經驗。能夠從經驗中反思,能夠從自己和他人的錯誤中學習,然后在生活實際中應用,是謂智慧人。
反思性實踐的要點是對經驗的反思,由以下4個過程組成:
⑴聯結,把新知識與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
⑵整合,尋找知識之間的聯系。
⑶確認,確定已經獲得的觀點和情感的真實性。
⑷內化,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教育學家杰克.麥吉羅甚至說:理解自身經驗的意義是人類最基本的人性需要。
在希伯來語中,智慧的定義是:有技巧地將知識適當地應用在生活中。因為智慧植根于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得到發展。只讀書是沒有用的,能夠很好地將知識應用于生活中,才是智慧的體現。
因此學習螺旋:體驗——反思——體驗——反思……
學習螺旋二,歸納——演繹
學習者的大腦把外在的知識轉化為內在的能力,從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用不同的方法去處理(行為改變),這個過程在認知研究中,被認為是歸納和演繹的反復作用。
總之,學習不管采取那種形式,都是為了改變行為。作者想給我們一個通過讀書本的片段,來結合自身經驗與反思,來指導自己的生活行為準則。查理芒格也指出: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之后才能更好的學習。
按照此書進行自我教育存在一個霸哥,要是沒有拆書專家指導,讀書量少的人或者說理解能力差的人無法很好的應用這種方法學習。
求學之道無坦途,問藝之路無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