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的孩子進入三年級后,在語文上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作文。如果老師們能夠在孩子剛剛接觸作文時,在激發興趣的基礎上,再輔以寫作技巧的指導,相信能消除學生們對作文的恐懼,繼而不斷讓孩子品嘗到習作的快樂與甜頭。
《猜猜他是誰》是小學三年級上學期的第一篇習作,也是孩子接觸作文后的“處女作”,如何才能讓孩子們既學得開心,又學到本領?今天,在網絡上聆聽了銀川市一名叫馬星老師的課例,記錄下了自己的學習與思考。
課堂導入:小游戲,猜猜他是誰
1.七十二變,火眼金睛(孫悟空,這是抓住了孫悟空的外貌進行描寫。)
2.放牛的兒郎志氣高,小小年紀干革命。
膽大心細應敵人,滿山的杜鵑祭奠他。(王二小,這是抓住了他的高尚品質來進行講述。)
3. 他喜歡跳,喜歡有創新地玩;他不喜歡被冷落,害怕笑貓對他冷笑。(馬小跳,抓住了他的性格特點來進行描寫。)
4. 他身高2米23,他因籃球技術十分好,他以狀元新秀身份被NBA的休斯敦火箭隊選中,曾經連續六個賽季入選NBA本部全部明星陣容。(姚明,抓住了愛好特長)
導入環節,采用了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的猜謎游戲方式進行導入,但選取的四個謎面卻十分精心,從不同的角度(外貌、品質、性格、愛好)進行了選取。四個謎面設計同時又層層遞進,從看得見的外貌,到大家通過故事或事跡才能了解到的品質、性格、愛好等,逐漸深入。此導入絕不單單是為了導入,而是為下面的習作學習做好了鋪墊。
習作指導《猜猜他是誰》
1. 出示習作要求:選擇一個同學,不能在文中出現他的名字,用幾句話或一段話寫一寫他,我們一起猜猜他是誰!
2. 板書課題《猜猜他是誰》。
3. 認識一個人可以從“外貌”、“性格”“品質”、“特長”來介紹。
4. 怎樣介紹一個人的外貌,以突出他的與眾不同呢?
范文引路:
(范文一)她是一個可愛的女孩,總喜歡扎著......
(范文二)........
對比,這兩段話,哪段更好?為什么?
第一段,是小女孩子普遍都具有的特點;第二段,則抓住了這個小女孩與眾不同的特點,讓我們一看就知道是誰。
5.教師適時總結寫法指導一:描寫人物外貌,要抓住人物外貌與眾不同之處來寫,這樣才能一下子猜到他是誰。)
6.寫法指導二:描寫鮮活的人物形象,要抓住人物外貌的獨特之處,還要抓住人物獨有的性格特點,超出一般的興趣特長、以及人物突出的優秀品質。
范文引路,讓孩子在對比中有了看得見的借鑒,明確了本次習作的目標與方向。
老師有關本次習作方法的總結,成為了孩子本次寫作時的技能。
思維導圖,構建習作框架,學生完成并分享交流。
搭建有效支架,讓習作變得不再飄渺。很多孩子在作文時,不知如何下筆,有時雖也話語連篇,但也存在東一榔頭,西一斧頭,重復堆積語言、表達無序的現象。
本節課中,老師運用上了思維導圖這一學習工具,為初次接觸作文的孩子搭建了很好的支架,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勾勒出了作文的框架。再借助本節課前面學習到習作方法一、習作方法二(抓住人物的外貌中獨特之處、人物品質、性格特點以及超出常人的特點等),讓文字變得更加豐滿與形象。
習作練習:開始我們的小作家之旅吧。
老師這具有鼓勵的稱呼,給予孩子無限美好的期望與激勵,孩子們可以心情愉悅地記錄下自己的觀察與發現。
佳作欣賞,共讀共改共賞。
學生作品,師生共讀、共批、共改,并在修改完文章后,猜猜是班級中的哪位學生?并與作者心中的主人公相對比,并總結出未猜中的原因——沒有抓住人物的特點。
這一過程,讓學生看到了如何進行修改作文,也看到文章不斷進行修改的重要性。正可謂“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
總結方法,布置作業。
選擇一個讓你印象深刻的人,抓住他與眾不同的外貌,性格特點,興趣特長、優秀品質等寫一個片段,讓讀者讀了便能猜出他是誰。
1. 家里的親人
2. 好朋友
3. 故事中的人物、動畫片中的人物
作業是在本節課的基礎上,拓寬了寫作的對象的范疇,讓學生的習作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