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回家,再見到林叔時,他已經不再認識我了。
“林叔,下雨了你怎么不進屋里去?”我看到林叔呆呆的坐在門口,雙目無神,像是看著遠方,又像是只看著門前的那顆樹。
林叔沒有回答我,只是看著我傻笑。
我把傘撐到他身邊,扶起他往屋里走去。
愛.
林叔得了老年癡呆癥,半年前,他還是個身體健壯的中年人,而如今,卻瘦成了皮包骨。
林叔年輕的時候很帥,娶了鎮上的鎮花,那段時間成為了大街小巷年輕人的羨慕對象。可好景不長,結婚后不久,妻子在生小孩時因為失血過多便離世了,留下了一個兒子。
那時候正值改革開放期間,受益于家庭承包責任制,林叔分到了一部分田,可是有田耕,卻不夠人手,他既要耕田,又要照顧小孩。
沒有辦法,林叔只能背上背著孩子,彎著腰,低頭耕種。
而小孩,卻出奇的懂事,不哭也不鬧。
村里的人都勸他說:“重新找個伴吧,分擔一下家務也好啊。”
可林叔總是笑笑說:“沒事,孩子懂事的很。熬一熬就過去了。”
大家都說林叔傻,可只有他自己知道,怎樣做才是最好的。
終于,兒子小學四年級了。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和同齡人相比,林叔的兒子顯得更加地懂事,他能夠照顧自己并替林叔分擔大部分家務了。
而此時,林叔便放心的在鎮上找了份做水泥工的工作。
每天從工地回來,都能看到兒子在家門口迎面跑來。
“兒子,你看,爸爸今天又帶回了糖果,給。”林叔開心的說。
林叔以為兒子會像往常一樣因為糖果開心,可這次,兒子只是低著頭,不說話。
“怎么了?這不是你最喜歡吃的糖果嗎?”林叔不解的問道。
“嗯,爸爸,我是喜歡糖果,可是我們家不是沒錢嗎?以后,你可以把買糖果的錢存起來給我買個筆盒嗎?”
林叔聽后有些呆住。
“爸爸,我們不需要很貴很多層的那種筆盒,就要最便宜可以把我的都筆放進去就可以了。”
“爸爸,我們班的同學都有筆盒,就只有我沒有呢,他們……”
兒子一句比一句更急地說,感覺要哭出來了。
林叔趕緊把兒子抱起:“好,爸爸明天就給你買。”
深夜里,兒子已經睡去。
林叔坐在家門口,看著門前的那棵樹,竟忍不住哭了起來。
那棵樹,是和妻子結婚時“陪嫁”過來的,妻子在世時一直悉心照顧,剛開始的時候只是種在花盆里,而如今,它已樹大成蔭了。
可林叔哭,不是因為這棵樹,而是因為筆盒。
兒子所不知道的是,每天帶回來的糖果,是爸爸用幾只煙換來的。工地里每天都會給工人派煙,數量不多,但足以和別人換錢買幾顆糖果。
只要孩子開心就好,他想。
可是如今,他才發現,應該給孩子的遠不止這些。
從那天后,林叔更拼命的工作,省錢,但孩子需要的東西,一件都不能少。
念.
孩子讀書很用功,長大后便考入了北京的某所重點大學,林叔很開心,大家都說,林叔這幾年的辛苦值了。
林叔用這幾年的存款交了第一年的學費,第二年開始,兒子在學校成績優異拿了獎學金,加上兼職賺的錢,便能自己交學費了。為了省車費,兒子一年只回一次,在過年的時候,才能和兒子聚上一次。
兒子畢業后,在北京找到好工作,林叔很欣慰,家里的經濟條件也慢慢好了起來,但兒子還是一年只回一次,不再是因為省車費,而是工作忙沒時間回來。
林叔真的老了,再也做不了水泥工了。
兒子說:“爸,現在我有錢了,您別再去工作了,在家待著吧。”
于是,林叔退休了。
兒子說:“爸,再等等兩年,我把您接到北京來。”
“孩子啊,北京爸就不去了,你工作別太辛苦,錢可以慢慢賺。”
“有空的話,就回家吧……”林叔聲音越說越小,越說越沒有底氣,因為這不是第一次提出讓兒子回家了。
“爸,我工作忙著呢,暫時還抽不出時間,你好好照顧自己,需要什么就跟我說。”兒子在電話那頭說道。
“可……”
“好了爸,要忙先掛了,改天再聊。”
“兒子……”沒等林叔說完,只聽見嘟嘟嘟的聲音。
林叔握著手機發呆,好不容易才打回一次電話來,沒說幾句就掛了。下次,不可以再提回家了,多說幾句也好啊,而自己也不敢打電話過去,怕打擾兒子工作。
沒等到兒子說的兩年,一年里,林叔總是很健忘。
“兒子,你剛剛說什么來著,爸老了總忘事。”
“爸,都說讓您多出去和鄉鄰打牌了,多用用腦才不會老是健忘啊。”
“嗯,爸會的。”
悔.
再到后來,林叔記不起以前的事了,在生活上難以自理。
那天,林叔一個人蹲在菜園里,拔起土里的菜就往嘴里送。正好被鄰居看見,鄰居覺得不對勁,打算上前問問,但林叔看見鄰居拔腿就跑,完全像個瘋子。
第二天,林叔又蹲在菜園里吃生的菜。
鄰里都以為他瘋了。找到了他兒子的電話,并告訴他兒子:“孩子,你爸爸瘋了,快回來看看他吧。”
可林叔兒子卻笑著說:“又是我爸出的餿主意吧,想騙我回家。您跟他說,差不多過年了,放假了我就回去。”
“我在忙,先掛了啊。”
鄰居拿著被掛斷的電話,心寒的竟再也說不出一句話。
直到他后來一直打電話給林叔打不通電話時,他才相信。
回來時,林叔已經完全記不起兒子了。
看到曾經意氣風發的父親變成了瘦骨如柴的小孩,兒子悔恨不已。想要彌補,但一切都太遲了。
兒子在家細心照顧,但終究放不下奮斗已久的工作。于是決定帶父親去北京,一邊工作,一邊給父親最好的醫療。
一切打包好,準備出發那天,林叔好像知道要離開了一樣,兒子拉著父親的手,走到門口時,林叔突然甩開,跑到門口的那棵樹前,沒等兒子上來阻止,林叔很快的爬上了樹,抱著一根樹枝,大聲的哭了起來。
“不走,不走……”林叔嘴里嘀咕。
看到父親這般,兒子蹲在樹下,也埋頭哭了起來。
護.
兒子終究沒有帶父親離開家鄉去北京。而是留下來照顧父親。
林叔的狀況也慢慢地有些好轉,雖然還是記不起兒子,但精神狀態明顯好了很多。
為維持生活,林叔兒子在家找了份兼職,在父親狀態好的時候就去做。而每次回家,他都會去一趟超市。
因為,他和父親說好,聽話的話,就給他帶糖果。
他知道,父親在等他。
“爸,今天沒闖禍吧,您看,我給您帶糖了。”
“沒,沒。”父親做著撕開糖果包裝紙的動作,把糖塞進嘴里滿意的笑道。
而此時的兒子,又忍不住流淚,因為那根本不是糖果,老年癡呆癥的人不可以吃那么多糖的,所以每次買的是用包裝紙包的堅果,而父親竟完全沒有察覺出來。而是笑著說:“甜甜,謝謝你啊。”
又:
聽到這一幕,我仿佛看到了林叔從工地回來,兒子家在門口跑到林叔面前,和爸爸拿糖果吃開心的樣子。
林叔和兒子的故事,在村里是大家飯后消遣的話題,有人替林叔感到可惜,有人說他兒子不是不孝順,只是想賺錢想瘋了,連家連父親都不要了。甚至還有人說林叔很傻,要是之前再娶個老婆,現在也不會這樣了。
大家說說笑笑,而我,卻完全笑不出來。
原創不易,轉載請先聯系我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