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課后本來只是想和Prof聊一聊USC經濟系的PhD program,畢竟她是USC Economics PhD畢業的。結果正值第二次midterm出成績,所以偶遇了一個小學妹來查卷子。于是故事就開始了…
Prof問我要不要也看一下卷子。本來我是沒有這個打算的,因為這個學期的成績對我來說已無所謂,何況自己本科就專門學這個的,要不是沒課可選,也不會用這個來湊學分。但既然被問及,那就順便看一下,也不算矯情。
小學妹在先,和Prof聊了起來。prof問她幾年級了,她說,Junior;又問,那不是還有一年就畢業咯,她說,不不不,她是transfer來USC的,只待一個學期而已;其實這時我也好奇了,想一探究竟。恰好Prof接著問她從哪里來的,哪個大學,小學妹說Peking University!!聽到以后,我發自內心地稱贊了一句,你好棒!沒成想,卻迎來了一瞥不屑的目光,然后便轉頭準備去迎接Prof的后文了。不出所料,Prof對北大很是肯定,說她認識很多個非常優秀的北大學生。學妹一聽頓時也很激動,說是嗎是嗎,那你知不知道XXX?Prof說,啊,我記不住你們的名字,很難念,不過寫下來我一定知道…呵呵呵,也難怪,今天課間聽她跟旁邊男生討論midterm的成績,她說,我都已經考這么差了,沒想到這群外國人這么渣渣…果然是傲嬌的學霸氣場!!我想這個時候有件Harry Potter的隱形斗篷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接下來是一段沉靜,各自看各自的卷子。果然是北大出身,也果然是學霸,學妹成績相當好,在平均成績只有不到75分的時候考了91。也正因為是成績好才更加顯露出一種在學術上,成績上一絲不茍的嚴謹和重視,她十分不滿意這次的成績。因為課程有兩次midterm和一次Final,占比均為30%,剩下的10%是課堂作業。而最終評分標準是93以上A,90以上A-。于是小學妹開口問道,可不可以drop掉這次midterm。Prof說,你想得A是嗎?你不需要drop這次成績,只要期末也能考到90分以上就是A了!!學妹說不是的,A是不夠的,因為如果只是A這個成績,send回北大以后她的GPA只能得3.8。北大的成績體系里A+才是4.0,所以她需要一個100 scale的成績,這樣她才可以拿到4.0。Prof說她可以按學妹的要求去做。
作為旁觀者,我只能說,也許別人擁有著比我高太多的起點,所以才有本錢去奢求更多。想想自己從本科到現在從不找老師要成績,也許是因為懶吧,不過我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底線,倘或因為老師的誤判讓我拿不到滿分,那我會去找,但當自己在學習中有如此多錯漏的時候,憑什么要求老師不允許有任何紕漏。所以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寬于待己,嚴于律人的。
然后輪到Prof問我的情況,已經在很low level上的我默默地把一張接近滿分的卷子放下,笑一笑走開了。我一個graduate本就不該和你一起比。今天的遇見雖然是意外,但卻是一種永遠都潛在的卑微感,這個論出身的年代啊…不過也怪自己太差,沒有能力在高考的時候考進去,在自己給自己“創造”的低的起點上,絕地反擊早已沒有了任何意義。想想申請的時候人都說,只要不是北大清華的,國外學校都不認得!雖然有點夸張,卻也基本是現實。在我周圍也有非常優秀的同學,各方面來講都不輸給北清,但看看結果就知道,人家每年有多少去Harvard, Princeton, Stanford的,我們卻一個都沒有。不過就算有才會是更悲哀的事吧!!
前幾天看到一個帖子,大概意思是不是人家裝,而是自己太low,所以才會有人仇富,才會覺得別人炫耀。文章自然是勵志型的,催人奮進嘛。我倒是覺得只要學會淡定就好,不要像個瘋狗一樣到處咬人。差距本來就是有的,雖然很宿命,但我一直信奉的準則便是,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做什么事情對得起自己,足矣。太陽月亮由得你們去爭,我安心地做一顆星星,時不時閃爍一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