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金斯基教授(續)
跟博金斯基教授不同,陳亮老師總是笑瞇瞇的。他從不厲聲批評我們,也從不出言譏諷我們。即使要指出我們的缺點錯誤,他也是看似輕描淡寫,那幽默詼諧的語調讓我們笑過之后深深回味。
陳亮老師常說普通話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普通話的聲、韻、調都有很豐富的內涵。陳亮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述的寓言故事栩栩如生:
“古時候,有個人一手拿著矛、一手拿著盾,在街上叫賣……”
“駱駝很高,羊很矮。駱駝說:'高比矮好!'……”
從老師的聲調和重音中我真的可以感受到矛的長度和矛頭的尖銳鋒利,感知到盾的厚重和堅固;我仿佛看到了高大的駱駝自我感覺良好地小山羊說話時傲嬌的神態。
語言太有表現力了!值得我用一生的時間來探究。
有一次陳亮老師請新燕念一句話:“一只白胖白胖的小哈巴狗趴在椅子上”。新燕是個大嗓門,她用中氣十足的聲音自信地念完了,字正腔圓。我心想,老師一定會表揚她念得好。陳亮老師不做置評,而是惟妙惟肖地模仿新燕念了一遍,全班同學都哄堂大笑。笑過之后,陳亮老師說:“新燕同學,你口中描述的這只白胖白胖的哈巴狗,恐怕有北極熊那么大吧?”
這一幕我至今還記得。陳亮老師教會了我們要細細體會語言的情境。不要浪費每一個詞。每一個詞都是有形象、有感情、有色彩、有輕重的。
陳亮老師要我們用心去感覺。他讓我們一個個排隊摸他的后腰,體會胸腹聯合式呼吸的狀態。
陳亮老師還常說:“功夫在詩外”。一個好播音員必須是一個雜家,要博覽群書。據說陳亮老師的宿舍里桌子上、床上都堆滿了書。有一次上課,他提起他最喜歡的作家是沈從文,說他的小說有詩一般的語言和意境。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沈從文的名字。小喬當天就去西北路的新華書店買了一摞沈從文的書來讀。我也跟著看。可惜那時我還沒看懂。
今年我組織了一個媽媽讀書會,每周一次,媽媽們坐在一起,一人一段接力朗讀同一本書。我為大家挑選的第一本書就是沈從文的《邊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