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爽的貴陽”,在當地很多出租車上都能看到這樣的宣傳語,事實也確是如此。貴陽多雨,天氣濕潤,清晨和傍晚人們甚至要穿著薄薄的外套,實在是涼“爽”。
要說當地的美食,就不得不提貴陽火車站附近二七路小吃街。酸湯魚、辣子雞、木姜雞……還有涼拌折耳根(也稱魚腥草),這個我就有點難適應了。
于我來說印象最深的要數一碗豆花面了。
在夜晚的燈光下,煎炒烹炸的食物香氣彌漫開來。我駐足在一家豆花面的店子前,店鋪里收拾得干凈整潔,門前放著幾張桌子,幾乎坐滿了人,人們在涼爽的晚風中低著頭大快朵頤。我進店看了一下懸掛在墻上的小吃清單,品種很多,選了和店名同名的豆花面,既然是招牌的小吃,自然應該是不會錯的。
擇一小桌坐下,店門口放著豆漿、咸菜可自取。不一會兒,豆花面便端了上來。上面是一層雪白的豆花,下面是以豆漿為湯的面條,還有一小碗辣椒水,辣椒水中有瘦肉丁、花生米、金鉤等。按照北方的習慣,自是將這辣椒水倒入碗中,攪拌均勻,就可大快朵頤了,可總感覺這樣的吃法不一定合理,饒是平時也喜愛吃辣的食物,但這一碗辣椒下去,不知這豆花面還能不能吃得下,于是看左右的人是如何來吃這碗豆花面的,旁邊兩個學生模樣的小女孩正在吃面,將豆花或面條放在辣椒水中蘸著吃,于是就學著這個樣子來吃,果然很美味,
嫩嫩的豆花、筋道的面條,加之香辣的蘸水,吃得我滿頭大汗,非常過癮。對于這個蘸水想起了當地的一種走出國界的特產調味品——老干媽。老干媽批量化生產,口味一致,非常暢銷。聽說老干媽是留學生的必備品,看來所言非虛。
我以為,老干媽的味道并不很辣,香辣多一些。曾在成都當地吃過一次火鍋,怎一個辣字了得,是一種燒心燒肺的辣,辣得嗆嗓子,此后也就再不敢自詡能吃辣了。
辣能刺激人的食欲,讓平淡的食物也能趨于美味,讓人欲罷不能。想想夏季里的美食,大多與辣有關。倘使一個人不能吃辣,在飲食上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了。當然飲食習慣與氣候有很大關系,大多南方人嗜辣是祛除體內的濕氣,皆因潮濕的環境、陰雨連綿的天氣,北方大多干燥,如果過度嗜辣就容易上火了。
普普通通的一碗豆花面,豆花乳白,堿面淡黃,蘸水紅艷,味濃辣香,讓人大汗淋漓,不知不覺間就風卷殘云了。豆花緊致細嫩,面條極為筋道,但也不足為奇,奇的就是這一小碗辣椒蘸水了,比老干媽的味道要香辣很多,而且是當地人小吃店手工制作,更具地方特點。
一碗豆花面,就感受到了爽爽的貴陽。
2019.07(王少明/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