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我的一個初中同學帶著他老婆來到我家里做客,而他的老婆是我高中同學,他們兩個通過我相互認識,并有幸結為夫妻,當朋友的我自然是感到滿心歡喜和祝福。
恰好我現在是單身,也從來沒有過戀愛經歷,我媽因為我這個初中同學沒有少埋怨我:“你看看你同學都結婚了,而你呢?到現在都還是單身,你為什么就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找個女朋友讓我省省心呢!”
別人家的孩子,這個從小陪伴我一起長大的兄弟,總是會在我有難的時候落井下石。我想有很多人的童年跟我一樣活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之下。
學生時代,我成績不好,總是惹是生非,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從來沒有獲得過老師的關注。但我依舊活的快樂自在,有一幫好兄弟陪我在香樟樹下談論女生,陪我在球場上揮灑汗水,我一直覺得這就是無憂無慮的青春。
然而父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成績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從小乖巧懂事,不跟狐朋狗友一起揮霍時間,而是積極學習、備戰考試,身后還總有一幫美女同學前赴后繼想當他女朋友。
當我在“別人家的孩子”的陰影之下艱難的度過了我頭二十年的學生生涯時,我以為我再也不會因為這位好兄弟而受到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的埋怨時,別人家的孩子再次恰到好處的出現了。每逢過年過節,他就會成為親戚口中事業有成,有房有車的標準榜樣。而我這樣工作一般,沒車沒房還一直單身的人會成為這些親戚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
難道我真的一生的要活在這位兄弟的陰影之下,成為他美妙人生的見證者?
為什么我們的父母都喜歡別人家的孩子?
我的父母從小生活在動蕩的年代,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沒有機會讀書學習,長大后好不容易混進工廠,以為可以從此過上安穩生活,靠國家來安頓晚年時。沒想到世界變化之快,當年那些被他們嘲諷進不了工廠的買賣人,如今都成為了富甲一方的豪紳。當他們天真的以為國家會為他們的養老問題兜底時,卻又要接受下崗的事實。當他們想要從頭再來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年華老去,沒有機會再選擇自己的命運,他們的生活再次陷入不安,于是他們將所有的希望傾注在了孩子的身上。
但自己的孩子未能實現他們的夙愿,而別人家的孩子卻成了他們希望的投影。
更殘忍的事實是他們不得不接受孩子的逆反和平庸。他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孩子一步步走自己的老路,成為了另一個他們:平淡無奇、毫無作為、家族依舊貧瘠。這讓我想到了社會學家曾經提出的“富裕被壟斷,貧窮被世襲”。
父母們從來不曾明白,別人家的孩子從來都不是被比較出來的,別人家的孩子未曾被寄予過厚望,而是順應天性成長起來的。這些孩子很幸運,他們從小沒有被父母拿來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他們的愛好會得到父母的支持,在他們的世界里,成功的標準從來都不是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成績第一、像別人家的孩子有車有房,父母從來不會用自己的世界觀去影響他們的孩子。
我們害怕這個兄弟,害怕他一直駐扎在我們的生活中,討厭父母親戚用這個兄弟和我們做比較,以此襯托我們渺小得可以忽略不計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有那么一個兄弟,這個兄弟一直被我們所厭惡,父母卻遺憾這個兄弟不是自家的孩子。但有件事情是確定無疑的,在未來的日子里,這個兄弟將一直陪伴我們走下去。
也許你還會喜歡安然的其他文字,點擊下方鏈接閱讀更多:
關于作者
作者安然,生于1990年8月,新銳媒體人,專注于勵志、情感和職場領域寫作,愛用生命的每分每秒折騰自己,用盡所有力氣達到目標,我希望為大家傳達一個美好、平靜和簡單的生活理念,安然希望和每位讀者一起發現尋找獨屬于自己的生活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