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電影《西虹市首富》嗎?在王多魚沒有繼承十億的財產時,他是一個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和財富的普通人,他很努力,但依然掙扎在溫飽線上。偶然的機會獲得了十億的財富,之后的日子里,任憑他怎樣揮霍,他的財富都越來越多——隨便投資一個夕陽行業的股票,獲利1個億;買下荒地,蓋了房子,一不小心成了學區房......錢就像有了自我繁殖的能力,越滾越多。
這部電影詮釋了一個道理: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這其實并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該有的樣子,而是因為不平等的存在造成的社會扭曲?!段骱缡惺赘弧分械那楣澅M管夸張,卻在世界上某些地方真實地發生著。
在今天講解的《不平等的代價》中,我們將深入了解不平等會給社會帶來哪些問題,它為什么會存在,以及它的存在又會給社會帶來哪些危害,以及怎樣應對這些不平等。
本書作者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先后執教于美國多所著名大學,是全球頂尖的經濟學家之一。他曾因其對信息經濟學的開創性工作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擔任過克林頓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銀行副行長等一系列重要職務。
他走訪世界各地,通過對各種經濟體的研究得出當今世界存在三大普遍性的問題:第一,市場沒有發揮作用,它無效又不穩定;第二,政治體制沒有糾正市場失靈;第三,經濟體制在根本上就是不公平的。這些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而不平等又反哺了它們,帶來了多發的社會問題。
在本次的分享中,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讀:
1. 當今社會存在的不平等是什么?
2. 這些不平等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不平等的存在有什么危害?
4. 怎樣解決這些不平等?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當今社會存在什么樣的不平等。
圣經《新約·馬太福音》有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后人也將這句話引申為馬太效應——社會兩極分化,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美國一直是一個自詡為中產階級的國家,但實際上,社會上占人口數量1%的人卻掌握著社會99%的財富。近年來,也很少有人再提及“美國夢”。
“美國夢”意味著社會是平等的,機會是公平的,人們只要努力就可以使生活變得更好。然而,現實卻是普通人通過努力而改變命運的機會變得越來越少。相反,頂層人口因為掌握大多數資源,可以享受到最好的社會福利,比如教育、醫療和就業。他們將機會壟斷在自己的手里,聚攏了大量的財富,造成了各種不平等。
不平等越多,機會平等就越少。
伴隨著機會的減少,為經濟增長貢獻主要力量的普通群體能夠創造財富的途徑就變少,經濟增長也會放緩,進而影響到社會的整體發展,經濟變得不安全,勞動力市場也不穩定。
2008年的經濟危機掏空了大量的中產家庭,原本屬于這部分人的“好工作”逐漸消失,一部分中產階層成為了社會規則的制定者,但是相當多的中產家庭因為失業而滑向了底層。上層和底層的工資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化,這種兩極化又加劇了機會的不平等,成為一個逆向的負循環。
對于這種不平等,作者探究了其出現的原因,也就是我們要講述的第二部分,不平等出現的根本原因。
其一,尋租的出現。
在解釋尋租為什么導致了不平等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尋租是什么意思。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尋租是指當前政治進程中以我們中的其他人為代價幫助富人的方式,它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現有的競爭中執法不嚴,包庇惡意壟斷;允許企業或者組織侵占他人利益或將成本轉嫁給社會其他人等。再比如私營企業通過行業壟斷剝削公眾,或者利用信息差敲詐受教育不足的人。
占據大多數財富的人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但他們不一定是社會中創造價值最多的人。像亞馬遜、谷歌、臉書的創始人,他們聰明絕頂,只是他們的智慧大部分花在了如何利用市場的力量或者市場的不完善設計出讓自己牟利的商業模式。多數銀行家也是如此,只有小部分人創造價值,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采用了各種各樣的尋租方式來獲得財富。
尋租的本質是不創造財富的人通過聰明才智掠奪財富,財富成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為了保持自己的財富不縮水,財團會為了自己的利益影響社會規則的制定,也會用金錢規避政府的稅收政策。無論是哪一種方式,都會幫助尋租受益者聚攏財富,這無疑會造成不平等。
其二,市場缺乏監管。
在過去的30年中,西方國家一直提倡自由市場經濟,為了擴大收益,他們極力推行“分工合作”和市場全球化,將世界比喻成“地球村”。美國等發達國家主要以提供資本的金融業為主,而中國等類似的發展中國家則承擔著世界工廠、打工者的角色。
全球化進程中,資本無國界,資本的流動帶動了勞動力的流動。然而,這種全球化直接或者間接地損害了社會中大多數人的利益。
全球化使得資本可以自由地進出不同的國家,這些國家為了發展,不得不同意資本家廉價剝削本國人民。資本家之所以推進全球化,是因為從全世界總的產出效率來計算,他們從勞動力自由流動中獲得的增益遠遠大于從資本流動中獲得的增益。
資本市場的活躍促進了金融市場的發展,金融業建立在全球化之上,服務于資本家。相關從業者則致力于幫助資本家從政府攫取更多的利益,比如低稅收、工人的低福利標準以及薄弱的法律監管等。于是,過度的金融自由從政府手里掠奪了大量的權力,并且將財富聚集到寡頭手里。
財富的聚集意味著不平等的出現,而市場缺乏有效監管,不平等則愈加嚴重,進而給社會帶來嚴重的危害。
在第三部分,我們一起來看看不平等具體能給社會帶來哪些危害。
其中一個就是造成社會經濟的不穩定。當錢都集中在少數人手里的時候,普通人的收入就會減少,社會整體消費隨之降低。因為對于社會整體而言,普通人的消費占收入的比例遠遠高于高收入者。盡管高收入者占據社會財富的大多數,但是他們用于消費部分的財富十分有限。這樣就會造成社會總需求少于總供給,一部分人就會失業,進而經濟下滑。
自英國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時代以來,各界政府都知道,當需求疲軟、失業率攀升成為社會問題的時候,他們需要采用政治手段來增加公共或者私人支出。但在美國總統小布什任職期間,他曾3次采取了減稅的方式來刺激消費,但都失敗了。
最后這個任務落到了美聯儲身上,美聯儲降低利率將錢提供給了各種銀行,銀行再把錢借給企業和個人。只是,這其中操作彈性很大,很大一部分錢并沒有流入到能夠帶來長遠的經濟增長的地方,而是進入到了短期內能看到成效、長期有害的泡沫型經濟里面,比如虛假的房地產和金融繁榮。這使得經濟成為了一個不定時炸彈,泡沫破碎的時候,就是面臨經濟危機的時候。
此外,這種不穩定同樣也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導致一種效率和生產力都很低的經濟。
比如降低公共投資?,F代社會需要集體行動,政府的作用是利用集體的稅收進行軟硬件的基礎建設來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但是經濟下行的時候,國家就沒有足夠的經費來建設國家。就拿科研來講,二戰后,正是美國政府源源不斷的投資使得科技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生產力得到了提升,也使美國成為了世界領先的科技強國。
比如人才的浪費。不平等使得社會上的機會變少,很多原本能創造更多社會價值的人失去了合適的工作,不得不為了糊口去從事低端的工作。人是社會上最寶貴的資產之一,人才的高效利用才能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而不平等讓社會出現大量的人、不能盡其才,物、不能盡其用的現象,這是社會資源的嚴重浪費。
再比如尋租和缺乏監管的金融扭曲了經濟。尋租不僅聚攏了財富,也將社會的風氣變得“唯利是圖”。當人們都醉心于金錢的時候,獲利也就成為了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有錢的人不僅擁有更多的話語權,也擁有了改變了市場的權力,缺乏監管的金融就是這種“金錢至上”價值觀影響的產物。精英們都沉迷于金錢游戲,這樣的市場無疑是扭曲的。經濟是國家的動力引擎,扭曲的市場經濟必然會帶來更多的社會問題。
既然不平等有如此大的危害,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避免呢?在接下來的第四部分,作者也給出了幾個解決辦法。
第一點就是加快經濟改革議程,國家精英們需要識別出當前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還要找到造成這些不平等的多重因素,從國家和多數群體的利益出發,制定相對應的解決政策。重要的是,這些政策要以多數底層群體的利益為導向。
第二點是遏制少數既得利益者的過度行為。在前文中我們已經提到了尋租是少數群體聚攏財富、造成不平等的主要方式,那么減少尋租行為并且為市場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是非常必要的。
因為,幾乎每一種尋租行為都和缺乏監管的金融相關,金融業也一定是改善不平等的第一個突破口。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則是尋租的主要創富來源,那么嚴厲地執行競爭法規也能夠從根源上杜絕不平等。還有全面改革企業破產法,當前美國企業破產法是為少數的財富擁有者服務的,復雜的金融名詞和操作手段極大損害了財富的平衡分配。
第三點是幫助普通民眾。曾經有人認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自身的懶惰、不努力。美國有一位專欄作家芭芭拉為了體驗底層人民的生活,去幾個不同的城市去打工。為了完全融入群眾,她斷絕了曾經生活中的一切,依靠1000美元從頭開始。她很勤奮,甚至同時做2份工作,然而結果卻是:她掉進了貧窮的深淵,無法逃離。
其實人們的發展和財富的創造基本上都可以歸結為社會資源的分配,沒有優質的教育資源,人們的意識就會停留在糊口的基本需求;沒有穩定的社會經濟,人們的財富就無法積累,也就沒有抵抗風險的能力;沒有相對應的醫療保障,人們就失去了創造財富的基本工具——健康。對于普通民眾來講,這些是“剛需”,而不應該是奢侈品。因此,幫助普通民眾,是減少不平等重要的一環。
以上就是《不平等的代價》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最后,我們再來簡單回顧一下:
本書主要從經濟的角度講述了美國當前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以及闡述了造成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也就是不平等的存在。而不平等的出現又是源自于尋租和缺乏監管的市場行為,這些行為對社會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它不僅會產生低效率的經濟,影響社會的穩定,也會造成社會發展的停滯以及資源的嚴重浪費?;谶@些危害,作者提議政府應該加快經濟改革議程,遏制少數既得利益者的行為,以及要幫助普通民眾等。
從歷史的角度看,不平等是一切矛盾的根源。歷史告訴我們,只要有群體生活,就一定存在分配的問題;只要存在分配,不平等是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但是我們的使命是不斷地努力戰勝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