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五十九,在此之上標注斷句。
正德五年春正月
○戊午 朔。上詣奉先殿、奉慈殿,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禮畢,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慶賀禮。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宮,俱免命婦朝賀。
○免群臣宴,賜以節錢鈔。
○初,孔廟修建墻垣。歲久未完,有旨查原派銀數,并支用剩余。既又謂:“其間宜有浪費,仍查原奏,并歷年巡按御史及各官,因肆侵欺者以聞,墻垣且止?!庇谑?,工部移文山東備查,始奏修廟會計過多則都御史 何鑒,覆題續修則都御史 朱欽、王儼,增修碑亭顏廟則都御史 徐源 ,同奏估計則御史 余濂、劉紳,布政 王沂、劉聰,參政 陳良器,按察使 劉宇,僉事 馬鸞,都指揮 王瑾。承行經該則布政 曹元、張泰,參政 杜整、倪阜,參議 程愈、毛珵,副使 邵賢,僉事 楊壽、李宗泗、黃繡,知府 龔弘、胡璟 等。歷年巡按刷卷則御史 高崇熙、劉芳、陳璘、陸偁、金洪、曹來旬、胡節、趙縉、盧翊、孫恭。日久怠事,失于舉呈,則布政 劉璟、賈錠,參政 李祿,參議 劉鑒,僉事 袁經、毛廣、查煥,知府 鄒韶、趙繼爵 等。具以名上,且言:“各官于法固宜逮治,然銀數既各查明,剩余又已解部,而又多升遷事,故宜量示罰懲?!蹦肆P 鑒 米千石,濂 等八百石,欽 等并 源 六百石,元、崇熙 等五百石,璟 等三百石,俱輸寧夏倉。其除名謫戍病故者,減半。軍職并州縣佐貳官,俱宥之。是時,罰米多至千,少亦數百。人情不堪,惟 鑒 后升南京兵部尚書,乃以奏愬獲免。
○己未 命掌大理寺事·工部·尚書·致仕 楊守隨 為民。先是,鄞人有死獄,審錄郎中 董恬 及僉事 龍霓 謂其情可矜,下大理寺駁讞。至是,劉瑾 以 守隨 私其鄉人,勒為民,仍罰米二百石。恬、霓 及大理·少卿 張鸞、訐事 林富,各百石。
○庚申 宣宗章皇帝忌辰,奉先殿行祭禮。遣駙馬·都尉 馬誠 祭景陵。
○壬戌 黜南直隸·巡捕·御史 薛鳳鳴 編為徐州驛弓手,升北直隸·巡捕·御史 甯杲 為左·僉都御史,柳尚義 為右·僉都御史。時 鳳鳴 巡歷宿州,與所部指揮 石璽 會飲教場投壺蹴鞠,為 瑾 緝事者所發。下吏部劾治,尚書 張彩 謂:“三人同受命巡捕,杲、尚義 獲盜功多,而 鳳鳴 縱恣不法,乃爾宜重示懲勸?!庇谑?杲、尚義 皆驟遷,鳳鳴 并家屬編管于其所治之徐州,璽 罰米五百石。未幾,令 鳳鳴 巡捕如故。
○癸亥 孟春,享太廟。
○遣內官祭司戶之神。
○增湖廣·巡按·御史,一人以大湖中分南北湖南三道,一人按常德等六府柳靖二州湖北三道,一人按武昌等八府安沔二州。
○甲子 大祀天地,上御奉天殿誓戒文武群臣,致齋三日。
○升福建·按察使 夏景和 為浙江·右·布政使,河南·左·參議 周鼎 為本司·右·參政。
○乙丑 調吏部·右·侍郎 孫交 為南京·吏部·右·侍郎。
○朝鮮國王 李懌 遣陪臣 禮曹、參判 安瑭 等奉表及方物馬匹賀正旦節,賜宴并彩叚等物有差。
○丁卯 大祀天地于南郊。祀畢,上還宮,謁太皇太后、皇太后,畢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慶成禮。
○戊辰 以大祀禮成,上御奉天殿,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以上元節,賜文武群臣假十日。
○己巳 御史 趙斌 巡按河南還,禮部謂:“所司勘合有未完者,請治之?!庇兄迹骸柏熇舨慷疾煸杭翱频拦伲в诓檑溃钭躁悹?。”于是,吏部·尚書 張彩、左·都御史 洪鐘 等及諸科道,俱請罪。彩、鐘 等罰俸有差,給事中 于聰、張潤、閔楷、王鑾 以禮科御史 李賦 以河南道,各杖二十,余皆宥之,斌 仍令督完勘合還奏。彩 始倡稽考之議,至是亦為 瑾 所詰,人以為為法之弊云。
○庚午 命南京·刑部·尚書 吳洪、都察院·右·都御史 張憲、大理寺·卿 胡富、致仕·調南京·刑部·郎中 趙永禎、監察·御史 王輔、大理寺·寺正 徐元稔 于外任,仍各罰米百石。先是,南京錦衣衛指揮 鄧炳 與從弟 昭光 等爭其祖寧河王愈賜宅,下南京三法司勘問未報,炳 及 昭光 復奏訴,有旨:逮至京送鎮撫司鞫之。因劾 永禎 等勘事遲延,洪 等不能督率,故皆及于罪。
○裁革四川·成都府·石泉縣·主簿、儒學訓導各一員,以地僻事簡,從巡按御史 陳鐘 奏也。
○海西吉灘等衛·女直·都指揮·僉事 吉納 等貢貂皮馬匹,賜宴并彩叚等物有差。
○辛未 升福建·布政司·左·參政 陳珂 為按察使,戶部·郎中 董銳 為河南·左·參議,刑部·署郎中 杜王□兄、南京·大理寺·署寺正 鄒賢,浙江·副理問 傅習,俱為按察司·僉事。賢 福建,王□兄、習 山西。
○命發戶部銀十萬兩于狹西,以備軍餉。
○壬申 上元節,賜百官宴于午門。
○升廣西掌思恩軍民府事·右·參政 張鳳 為南京·太仆寺·少卿。
○癸酉 琉球國·中山王 尚真 請以官生 蔡進 等五人,入國子監讀書。詔許送南監,仍給衣廩等物如例。
○甲戌 英宗睿皇帝忌辰,奉先殿行祭禮。遣附馬·都尉 蔡震 祭裕陵。
○升福建·漳州府·知府 羅列 為本布政司·左·參政。
○靈丘王府·輔國將軍 成鈸 與絳州·知州 徐崇德 有隙,訐奏累年。至是,巡按御史以獄上,且劾副使 王紹 及諸掌印官承勘延緩之罪。得旨:“成鈸 先已革祿米之半,姑宥之。崇德 降一級,調邊方。紹 罰米一百石,掌印官各五十石。”
○乙亥 南京·吏部·尚書 劉忠 等奏:南京·戶科·給事中 葉良 清理鋪戶,私受請屬,潛改底冊,顛倒貧富。御史 許立 與 良 同事,不能舉察,俱宜有罪。下吏部議:“照考察例,黜 良 為民,立 調外任?!?/p>
○初,潯州峽山猺賊掠官舟。分守參將 金堂 遣指揮 楊溥 及千戶 馮紳、百戶 尚昇 等捕之,駐兵南淥江,又遣指揮 施震 助 溥。溥 所部不戢土猺苦之,遂誘殺 紳、昇 及軍士二人。溥 眾潰,爭渡舟覆溺者七十人,震 部下亦有死者。事聞,溥 謫戍云南洱海衛,震 降一級,堂 以委用失人,奪俸三月。
○兵部以:“例奏軍職有以不孝革為民,及永遠充軍者,不得承襲。其以行止有虧為民,并失機充軍者,子孫乃仍襲焉。但邇來,軍職坐事降級者,子孫止襲見降品職,而為民充軍者,顧襲祖職如故。輕重失倫,請自今宜議所襲為民者,子孫于原衛,降祖職二級充軍者,子孫于謫所降三級,誥敕俱免追奪。若降至旗役與永遠充為民者,一體追奪?!睆闹?。
○丙子 兵科·都給事中 趙鐸 等劾奏:“延綏·游擊將軍 藍海 違例奏帶千戶 劉整 等為參隨,及以親故官舍 夏紀 等覬冒功賞,乞重治。”上以 海 初任邊將宥之,整 等不準奏帶,紀 等夤緣調榆林衛,聽調殺賊。
○丁丑 戶部·左·侍郎 儲巏 以疾乞休,許之,令馳驛還,仍令有司俟痊奏用。巏,素有才望,此蓋殊典云。
○授翰林院·庶吉士 蔡祐 為吏科·給事中。
○罷分守·獨石馬營·左·參將 王本、分守·懷來、永寧·右·參將 宋振。本還原衛,振 調宣府左衛,俱帶俸差操。以科克怯懦,為鎮巡官所劾也。
○戊寅 罷守備·云州堡·都指揮 朱彬 等,以都指揮 倪鎮 等守備鎮新開口,王林 云州堡,魏璽 長安嶺,指揮 張暠 雕鶚堡,解鏞 懷安城。從鎮巡官奏也。
○己卯 滿剌加國王所遣使有 亞劉 者,本江西萬安人;蕭明舉 也,以罪叛入其國,為通事。至是,與國人 端亞智 等來朝,并受厚賞,因賂大通事 王永、序班 張字 謀往浡泥國索寶。而禮部 吏侯永 等亦受賂,偽造符印,擾害驛遞。后與 亞智 等二十一人相忿爭,遂謀諸同事 彭萬春 等,共劫殺之,盡得其財物。事覺,逮至京,明舉 擬凌遲,萬春 等處斬,各梟首示眾。王永 減死,罰米三百石;張字、侯永 等,戍邊。伴送千戶 董源 降二級,經管郎中 裘壤 罰米三百石,尚書 白鉞 等各奪俸三月。廣東鎮巡三司及所經地方失覺察者,各罰米二百石。惟提督市舶司內官 潘忠,特宥之。至是,禮部議:“夷人存有 婆結亞班 者,宜差官伴送及先所賜敕書勘合等物,俱付原留廣東夷人 敦篤思 領回,仍諭國王知之。其巡按御史 袁仕 并三司官勘奏,與今詞款不同,及有所未盡者,俱有罪,宜令續差御史詳審,改正以聞?!鄙鲜侵?,宥巡按三司等官勿問,且謂:“江西土俗,自來多玩法者,如 彭華、李裕、尹直、徐瓊、李孜省、黃景 數人,多招物議,難以備舉。且其地鄉試,解額過多,今宜裁革五十名仕者,仍不許選除京職,永為定例。”報下,觀者駭愕,為之不平。蓋大學士 焦芳 夙有憾于 華 等,故陰嗾 劉瑾,以泄怒于江西如此。
○庚辰 籍故尚書兼都御史 秦纮 家。纮,致仕時,妻弟 楊瑾 依以居。纮 卒,瑾 遂綱紀其家。家奴 丁玉 者怨之,乃以 纮 總制時,所遺鐵銃投緝事者告 瑾。又及其弟 璽 用軍器違禁,并誣他不法事。劉瑾 怒,歸罪于 纮,遂籍沒其家。纮,名臣,聞者駭之。時刑科右給事中 張九敘、山東道御史 涂敬 等,希指交劾,纮 復為所詰責,謂:“纮 事已露,何言之晚?!辫茷椴偾蓄惔恕?/p>
○辛巳 升浙江·按察使 張遇 為山東·右·布政使,湖廣·漢陽府·知府 蔡欽 為山東·都轉運鹽使司·運使。
○命:“崇善伯 王清 義男 存嗣 為錦衣衛正千戶,世襲?!惫苁?清 以戚里無子請乞,故有是命。
○命指揮·僉事 黃彪 守備靈丘城。
○升都督·僉事 張俊 為署都督·同知,坐伸威營管操。
○兵部奉旨查錦衣衛·試·署職役,遇例比例,實授應減革查駁官旗 何昇 等四百四十九人以名上,其京衛并南京在外各都司衛所俱立限查報。詔:“何昇 等,俱依擬減革。錢璋、劉璋、郝凱 之選用,出于特旨。楊漢 等之實授,出于父祖,而本身革襲。夏成 等之復職,由于遇例。賈宗 之實授,由于功升。李經 之實授,起于永樂年間。及 李鸞 原有署職,俱免減革。劉鏜 等比試不中,聽食糧以待再試。戴賢 查無年分,待駁勘?!敝寥?,奏聞諸充軍者已之,在京衛所限二月終查報,南京各衛所令南京兵部,在外各都司衛所令各該巡按御史,限水程外三月查報,違者罪之。
○壬午 命都指揮 卻永 充左·參將,分守獨石等處 許泰 充右參將,分守懷來等處。
○癸未 大學士 楊廷和 言:“臣父 春,原任湖廣按察司僉事致仕,近蒙圣恩加封如臣官。今年七十五歲,臣離家復任已及十年。昨得家書,稱臣父自去冬以來,痰嗽舉發,身體尪羸。每思及,臣涕淚交下。伏望圣慈容臣暫回原籍,少視啟居,躬調湯藥。臣父安全,即當依限赴京供職 ?!鄙显唬骸扒湟愿覆【咦鄽w省,已悉孝誠,但輔導事重,朕方委托,豈可遠違左右,宜安心供職,令太醫院擇醫士,乘傳往視?!?/p>
○升南京·吏部·右·侍郎 朱恩 為南京·禮部·尚書,南京·兵部·右·侍郎 劉纓 為南京·刑部·尚書。恩 舊嘗有德于 瑾,及 瑾 用事,深自結納。二年間,自按察副使五遷,遂至尚書。
○升浙江·按察司·副使 邊憲 為本司·按察使,江西·吉安府·知府 任儀 為山西·布政司·右·參政。
○兵部奏:“軍職子孫襲替者,自正德五年文書至日始,俱令提學考試起送。文理頗通、字畫端正者,為一等,襲替后推補軍政。頗通字義、弓馬便熟者,為二等,保送聽用差操。書寫不通、弓馬不便者,為下等,量降一級,不許管軍管事。子孫承襲,別議之。”得旨:“文理全不通者,不許起送,令每歲一考。累考不中者,降一級襲替,不許管軍管事。”
○甲申 順天府·府尹 李浩 奏:“歲祀天下,無祀鬼神,每羊豕各五,后以頒胙,添派六十口,大興、宛平賦重力竭,宜停免。”從之。
○乙酉 命都指揮·僉事 王賢 充左·參將,守大同·東路 趙洪 守固原。
○丙戌 升太仆寺·少卿 張禴 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大理寺·左·寺丞 楊武 為左·僉都御史,巡撫宣府。
○升松江府·知府 翁理 為浙江·按察司·副使。
○命都督·僉事 劉勝 鼓勇營坐營管操。
○宥河間府·知府 莊 罪。初,以戶部主事查盤廣東庫藏,因言:“庫藏無籍可查。其見存銀貨,查比原數,俱不及。應解贓罰等物,多假偽浥爛。而梧州府見貯鹽利、軍賞銀六十余萬兩,各官不以時查解,乞更差官查盤?!奔榷?,敕太監 韋霦 往同鎮巡,及先差科道等官勘之,梧州所貯銀兩以三分之二解京,一分留彼。至是,會報言:“多失實?!币騾ⅲ航浽摴倮簦热尾颊?沈銳,巡撫都御史 潘蕃、劉大夏,巡按御史 聶賢 等,凡八百九十九人。有旨:“各逮問,罰米有差?!蔽┟?。蓋逆 瑾 喜首倡查盤之議也。自是,命使四出,天下騷然,縉紳得禍者,先后相望矣。
○兵科·給事中 高淓 奉旨丈量滄州鹽山、海豐靜海等縣草場屯地,具數還奏,且劾:先任給事中 甯舉、御史 王用、戶部主事 張文佐,踏勘失實。都御史 張縉、王沂、王璟、高銓,侍郎 崔巖,撥派不均。及歷年巡按御史戶部帶管并司府州縣官,當逮問者六十一人。內已故者九人,致仕閑住為民充軍者二十七人。詔:“以連及者多,見任者罰俸,余皆宥之。”銓,淓 父也。淓 畏 瑾,遂并劾其父,士論薄之。
○御史 劉寓生 刷卷貴州多所,凌忽鎮巡及二司官,因暴其短。僉事 陸健 至,與忿爭,遂為偵事者所奏,逮系錦衣獄,尋枷于吏部門外,數日得釋,黜為民。時 劉瑾 方務羅織,而 寓生 年少浮薄,亦有以取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