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朝圣》

? ? ? 這是2017年讀完的第一本書,整個寒假一直在想要看點書啊!但是卻一直沒有時間或是無法專注,書也是從樓上拿到樓下,一頁都沒看。所以這本書也是直到開學才開始看的。

?我很喜歡這種一節一節短短的小說,這樣我在停止的時候內容也不會不連貫。這本書我覺得不無聊,很多人說前面節奏太慢了,但是我覺得前面節奏很好,我完全沒有看不下去的感覺。到了后面是有謎團慢慢解開了,但這些都很自然不突兀。

? 小說講了一個老人大約70歲左右 收到了一封信,說自己年輕時的朋友得了癌癥快死了,老人有些無法面對,所以他遲遲未將自己的回信送出。而老人在逛完小鎮的時候,在加油站遇到了一個女孩,女孩說了什么奇跡之類的話,讓老人萌生出要通過行走來救活圭妮的想法,于是他開始了67天627英里的行走,什么也沒帶,穿著帆船鞋。在行走期間他遇到了許多人,有人幫助他,有人想載他到目的地,但是他拒絕了,之后他徒步的事情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報道了這件事,覺得他是朝圣,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徒步中,但也因此多了很多矛盾,他的進程也因此變慢了。后來某個朝圣者取代了他的位置???他獨自一人向目的地進發,在距離目的地16英里時,他卻萌生了放棄了念頭,他的妻子勸他堅持下去,最后他到了療養院,見到了圭妮。在他行走的過程中,他想到了自己和妻子以前的時光,想到了自己死去的孩子,覺得自己是個loser,而妻子在丈夫行走時,十分思念他,同時也在丈夫行走這段時間思考,思考自己與丈夫的關系,思考丈夫和兒子,當初自己并不該對丈夫要求那么嚴苛,在行走這段時間,她整理了照片,回想了當初的丈夫是個什么樣的丈夫、爸爸,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苛刻,她明白自己并不能因為兒子的原因(認為丈夫從不抱孩子,孩子溺水也不第一時間去救而選擇脫鞋后救,以及兒子的自殺)而對丈夫失去了感情。兩個人因為這次的行走,關系變得更加親密,重拾了當初對對方的認識與感情,也將心里對兒子的情節給放下了。

這段行走,與其說是在救圭妮,不如說是在救兩人的關系,若不是這段行走,他們可能會互相藏著感情,帶著怨恨一輩子的生存下去。正是這段時間,給了他們兩思考的機會,因此他們可以重拾當年的感情,可以和好如初。

在我看來,這部小說告訴我的就是 有的時候意念堅持真的可以完成一件事(延緩圭妮的死),有的時候,兩個人還是需要給彼此空間、時間思考(兩人關系的改變),在責備別人的同時也要思考自己是否做錯了(妻子怪丈夫未救孩子其實當時自己也并沒采取行動),也要給別人機會(妻子認為丈夫不愛兒子?兒子死了也沒讓他看。)。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