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給研究生的學術建議
原作名:The Unwritten Rules of PhD Research
作者:[英]戈登·魯格(Gordon Rugg),[英]瑪麗安·彼得(Marian Petre)
譯者:彭萬華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最近剛讀完這本書。從書名上來講,似乎翻譯成《博士生研究的不成文規則》還更貼切一些。與多數研究生、博士生的研究指導類、論文寫作類書籍不同,這本書主要聚焦的在于研究生、博士生在學術和科研道路上一些普遍會遇到、不可避免卻又很少有人指導的「經驗」領域。無論是對于在讀的研究生、博士生,還是有志于繼續讀博的人、或從事科研道路的人,讀下這本書應該都會有一定啟發。
雖然由于是外國人寫的書,很多內容可能與國內科研環境略有不同,但學術領域大同小異,基本上都還是適用的。內容上既包括了讀文獻、寫論文、研究設計等偏學術技能的內容,又包括了讀博程序、導師、人際關系、學術會議、投稿、答辯、投簡歷及面試等更偏個人經驗的內容。而且即使是前者,也更多地是從生活化的角度去寫「開展學術研究的經驗分享」,而不是干巴巴的「學術研究的具體流程和詳細步驟」。對于初入科研領域一頭霧水的學術小白來說,尤其有用。
不過個人覺得矛盾的一點在于,比如像我這種學術領域的半個萌新,也是在研究生學習和工作后的不斷摸索中漸漸自己領悟到許多個人經驗,而且,正好與本書的很多內容不謀而合,所以讀起來還有一種恍然大悟、果然如此的感覺。可是對于很多沒有過多學術經歷的新人而言,書中很多內容諸如學術會議事項、文獻積累搜集、學位論文答辯等,可能雖然字面意思看懂了,卻因為沒有親身體會而不能夠形成深刻認識,估計多半還是要自己親身實踐才能真正領悟。倒正是應了放翁那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不過不管怎么說,對于科研還不甚了解的研究生、博士生而言,這還是一本不錯的經驗分享讀物,值得一讀。又或者把它當工具書感覺也是不錯的選擇,等用到某一部分的時候,再專門拿出來讀,知行結合,或許更能有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