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的書一直不多,因為一直被告誡:書是那么尊貴的物品啊,蘊含著知識的瑰寶,從來舍不得在上面涂一筆一劃,包括身份標記的名字。所以對作者簽名版的書籍有種強迫癥般的不喜愛。
看書我還要一個字一個字地看過去,深怕錯漏了哪個字就是知識點,就像錯失了整個天下,以及對書本知識的不尊重。結果就是:看一本書的戰線拉的老長,一個月都看不完一本,斷斷續續,最后實在是煩了,就丟在那兒不看直接say goodbye(這時候已經完全忘卻了對書本的尊重)
書籍只是仆人
看了《王者速讀法》簡直是對既有的不成熟讀書觀念的一個原子彈式轟擊。書籍只是一個仆人,而我們閱讀者才是國王。國王可是很忙的,所以好的仆人應該在國王好不容易擠出的30分鐘里,給予足夠多的要點信息。仆人就是需要為國王服務的,但是國王作為一個主權者要具備:
1.有目的地挑選出仆人——帶著目的讀書
2.國王要有挑選好的仆人的能力——要有鑒別出好書的能力。獲取信息才能事倍功半
3.限定30分鐘的時間報告重要信息——在30分鐘里找到一本書的精華,然后get到它們。
正確的速讀姿勢
1.閱讀前想一下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么。
2.5分鐘瀏覽封面、目錄、卷首語、前言、結語等——這讓我們對書籍有一個整體的大概認知
3.5分鐘瀏覽書籍的內里的圖表和標題,一般值得放視覺化信息的都是書籍中比較關鍵的信息
4.20分鐘跳讀法瀏覽全文,只找關鍵字,并做出重點標記。方便以后再次召喚仆人重點回憶。
5.關閉書本,回想從書本里獲得了什么,以及是否解決了讀書前的提問。
以上就是30分鐘看完一本書的秘訣了。什么?30分鐘會不會太草率?不會的,要知道,有一個二八法則:就是一本書里所蘊含的80%知識大概只占這本書所有內容的20%。以上方法適合致用類的書籍,《紅樓夢》之類的需要細細品讀的不在方法之列。
速讀法速讀法,千萬不要被速讀迷惑,把精力放在“速”上。我們的首要目標還是在獲取知識的。但是看了一遍書就能把書中的信息變成知識了嗎?
用煉金術提煉出知識精華
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有的奇妙工具——大腦,進行加工。
而輸出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音頻,繪畫,寫作等等,只要想得出來。而這些都需要調動從前的知識儲備,將書本中孤立的知識點聯系已有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最后輸出為精華。
現存的圖書浩如煙海,一輩子一個字一個字地看是怎么也看不完的。提高競爭力(與其他人的信息不對稱度)就只能用有限的時間閱讀最多的書籍,做一個書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