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日,七點鐘起床。
和媳婦兩人出門去茶樓喝早茶。
廣東人很喜歡的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
茶樓里中老年人較多,年輕人較少。
因為年輕人愛睡懶覺。
其實我也愛睡懶覺。
回到家中,收拾了下書桌。
翻開一本很久沒有再翻開過的書。
是關于倉央嘉措的詩傳。
意外地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藏在里面的五百塊錢。
果然書中自有黃金屋啊。
其實對于倉央嘉措一點都不熟悉。
只是當年憑著他“活佛”這個行頭。
和那句:"不負如來不負卿"就買了。
曬著太陽敲鍵盤,真的很愜意。
在自由的時間里思考、想象,精神很放松很是舒服。
我是一個對錢看得比較重的人。
為此媳婦少不了對我有意見。
說我總是把錢看得那么重,說錢對我最重要。
說實話,結婚前我對錢的觀念。
就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沒酒喝開水的層面。
但結了婚后,對金錢的看確實法改變了很多。
在我和媳婦領結婚證前。
我的父親和我說:
你一天還沒結婚,你就是孩子。
你的事情父母還可以為你操勞。
但你結了婚,你就大人了。
這個家以后就是你來擔當了。
未來老人贍養,小孩撫養,都要你來承擔。
因為結婚后你就是家主了,真正當家做主了。
作為家主,我不得不考慮得更多。
不得不對未來整個家庭做設想和規劃。
柴米油鹽醬醋茶。
不管睡著還是醒著,統統都在花錢。
不管出門還是不出門,樣樣都要錢。
錢對于一個人來說或許不重要。
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
金錢是服務我們生活的重要工具。
要對金錢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錢是很重要,但有錢就一定幸福嗎?
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
錢和幸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并且完全沒有任何直接的關系。
幸福應該是一種精神狀態、生活狀態。
而錢只能算是達到這種狀態的方式之一。
而且還不是最重要的方式。
只是現在物質橫流的社會把金錢過于放大而已。
讓我們不自覺的深陷其中。
幸福可以很復雜,也可以很簡單。
就看你如何面對,如何思考。
活著就是幸福。
當你在醫院見過太多生離死別。
當你在路上看過慘不忍睹的交通事故。
當你在新聞里看過地震、臺風、火災、戰爭。
敬畏生命,感恩生命。
相比已經逝去的生命的人和承受親人逝去痛苦的人來說。
生活盡管還不夠如意。
但活著就已經很幸福了。
而金錢似乎在生命面前會顯得如此地輕。
家庭美滿就是幸福。
就說身邊的人和事。
朋友的弟弟十七歲那年因犯搶劫罪入獄十年,現在還有六年。
其實家里不窮,只是年少輕狂,無所畏懼,圖刺激。
對于他的父母來說,沒有什么比自己的孩子更值得心疼。
表親的家里幾兄弟,因為生意的事情鬧矛盾,鬧分家。
他們兄弟間的各自媳婦又各看各不對眼。
當老頭子不在后,說不定就兄弟反目,各走各道了。
朋友家婆媳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一邊是養育你上半輩子,一邊是陪伴你走完下半輩子。
上班要處理各自工作問題,下班要面對家庭問題。
這些問題,錢能解決嗎?
對于他們來說,相比金錢,或許更希望有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積極努力面對生活就是幸福。
年少時,收入不高。
談戀愛,結婚都需要錢。
給不了高檔西餐廳,麻辣燙燒烤檔兩個人也能吃的有滋有味。
去不了迪斯尼樂園,免費公園散步,爬山也可以很愉悅。
暫時買不起房子車子,但總要有一個努力奮斗的姿態和行動吧。
在你沒錢的時候。
有錢人的活法你不需要去想象。
我們只需要把自己的活法活得更積極樂觀一些就夠了。
中年時,收入穩定。
能不能多抽時間探望老人。
能不能多回家吃飯。
能不能多抽時間陪陪孩子。
對于中年人來說,錢特別重要。
但這時候家庭比錢更加重要。
對老人的關愛,對愛人的呵護,對孩子的關心才是你奮斗的目的。
當年老時,錢已經不在重要了。
錢已經買不回逝去的年華,也買不回流走的光陰。
孩子孝順,子孫滿堂對老人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子非魚,你不會知道魚是不是快樂。
所以你也不知道別人究竟幸不幸福。
你只要知道自己幸福不幸福就夠了。
幸福如飲水,冷暖自知。
不必要強行把金錢來和幸福掛鉤。
你有一萬元。
你根本想象不到擁有百萬元的人是不是幸福。
同時你也想象不到只有一百塊的人是不是幸福。
你總覺得錢是衡量幸福的標準。
只能說你落入了生活的圈套。
幸福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一種標準來判定是否幸福。
幸福是一種精神狀態。
所有的物質最終都是為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
而物質的豐富也只是比物質匱乏的人多一些選擇罷了。
我是不反對物質,不反對金錢的。
相反我對金錢很重視。
因為我喜歡更多的選擇權,更多的選擇余地。
我希望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來服務我的幸福標準。
所以如果有人問我:有錢就一定幸福嗎?
我會回答你:沒錢的我現在挺幸福的,同時我也想做個幸福的有錢人。
每個人關于幸福都有自己的標準。
找到自己的幸福標準。
為此而努力奮斗。
互勉自勉。
文丨智叔? 圖丨智叔攝影丨感恩閱讀
文章屬智叔原創,微信公眾平臺(zhishusuibi)首發,如需轉載請指明出處并加上“智叔隨筆”名字,非常感謝!
也許你還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