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十五周年慶典,在酒店搞了幾十桌,請了幾個文藝節目。
對比電視看到的雖然有差距,但是在一個普通公司活動現場來看挺好的。
三個舞蹈、一個魔術、一個變臉,還有幾個員工編排的節目。
大眾人,看大眾節目,足夠了。
公司加入各種各樣的商業聯盟。
有行業的、地域的、還有慈善的。
請來的表演者就是通過慈善聯盟邀請來的。
表演隊是和聯盟對接的。
一個慈善聯盟幾十上百家企業,在大型活動中都可能需要邀請文藝表演保證演出質量。
一年保底兩次機會,企業成立周年慶典,年終晚會。
還有開展大型活動的隨機機會。
一個表演隊一年演出的機會絕對不少。
何況還可以加入更多的聯盟、商盟。
都是實實在在的商演,要收錢的,像這種有組織的演出隊,收入不會太低。
就連我老媽所在的業余廣場舞大媽舞蹈隊一年自愿無償參加演出的機會都多達十幾場。
各種節日匯演、各種市、區、街道比賽,商場、連鎖的促銷表演。
跳舞的大媽們每人發條毛巾、水杯。
至于牽頭組織的隊長,人家得人家應該得到的。
憑什么人家每天晚上自帶音響、燈光,還要搶地盤組織起來,免費教你們跳舞。
我和我媽說,咱跳舞是為了娛樂豐富老年生活,鍛煉身體。
不是為了毛巾水杯創可貼,有時間,有心情就去跳。
選在中午宴請可能不會有酒,但晚會,必然少不了喝酒。
公司一年最少兩次大型活動,周年慶和年終晚會。
我們公司的酒鬼們,每逢佳節心癢癢。
今晚我們不是同事,不是上下級,我們是兄弟姐妹,我們是戰友。
喝,今晚不醉不歸,見人就碰杯,逢人就敬酒。
對愛喝酒的人來說,多么讓人興奮的理由和機會。
我們的口號是:喝倒一個算一個。
從三年前開始就已經不喝酒了,不管主動還是被動。
剛開始斷酒的時候,每次都是拿要開車來推,還要提前走,深怕別人來勸酒。
這么幾年過來了,不管什么場合都不需要理由,直接了當說不喝酒。
因為這幾年下來身邊的人都知道我不喝酒,這是真的,不是不給面子。
這幾年中間也不是滴酒不沾,也小喝過幾次,印象記得比較深刻的。
一次是在追款的時候,大中午的在樓下扛了一箱哈啤上到客戶家。
啥也別說就是喝,不談錢。
半個小時干了三瓶,然后就走了,我沒開口說過款的事。
就聽他嗶嗶叨叨,酒喝了,錢也到了(一部分)
酒真不是一個好東西。
一次是在自己結婚的時候,非同齡人敬酒都用假酒(茶)。
同齡人跑不掉了,空腹的情況下,我媳婦那邊朋友敬了滿一杯白酒,接著我朋友這邊敬了滿一杯紅酒。
然后,然后沒有然后了,第二天醒來的記憶還停留在敬酒的畫面。
酒量也就那么一回事,喝多了自然能喝。
昨天的晚會照例不喝酒。
老同事不會找我碰酒杯,新來的同事來敬酒就用開車的理由。
雖然我不喝酒,但是我喜歡看別人喝酒。
我就坐旁邊,幫他們倒酒,大多數時候都不用說話。
不喝酒的人和一群喝酒的人坐一起,倒酒就是必然的工作。
不然你沒法和他們坐一起。
倒酒是個技術活,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能埋頭苦吃。
誰和誰舉起杯,你就要準備拿起酒壺,等他們喝完了倒酒。
誰和誰隔空敬酒,誰只喝白不喝紅,誰的酒杯不夠滿。
擺在面前的除了菜,就是不同的酒壺。
在這一桌,我就是勤快的店小二,挺好的。
酒滿敬人,茶滿欺客。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雖有陋習,但沉淀下來的大多數都是精華。
涉足人世間紅塵,人情世故誰又能免俗。
酒桌上容易談事,這句話不假。
三兩杯酒精下肚,兄弟,大家都是好兄弟,相見恨晚。
但大多數寫酒文化的人,只告訴你喝酒,沒有告訴你喝完酒干什么。
就好比雞湯,年輕人要有時間觀念,要有理財意識,要有堅持,要有奮斗。
睡前看十遍,睡醒還是原來的自己。
他們從來不會告訴你。
喝完酒之后什么叫一條龍服務。
喝完酒之后如何在麻將桌上進行經濟半小時的交流。
喝完酒之后如何處理汽車后尾箱那些喝不完的好酒好茶。
對于需要的人來說,酒真是一個好東西。
干起事來都是那么理直氣壯,酒壯人膽。
小周說:師傅,我敬你,你一杯,我三杯,我先喝了。
小李說:王哥,你這酒杯沒倒滿啊,不行,必須得滿。
小張說:紅姐,紅姐配紅酒,又養顏,我先干了,你隨意。
小陳說:梁總,你和王哥喝不喝我喝,是不是看不起我。
你們負責喝酒,我負責倒酒,挺有意思的。
文丨智叔? 圖丨源自網絡丨感恩閱讀
文章屬智叔原創,如需轉載請指明出處并加上“智叔隨筆”名字,非常感謝!
也許你還想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