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字如面》中蔡琴寫給前夫楊德昌的一封信,由第一代瓊瑤女郎歸亞蕾“樸素真摯地讀”。
歸亞蕾,臺灣電影多項大獎得主,因為創作上她和蔡琴多次接觸,因而兩人成為多年的朋友。
想必當年喜歡瓊瑤的女孩子,也記得“庭院深深深幾許”,這就是《庭院深深》這首歌反復吟唱的這句歌詞,盡管在現在聽來,鼓點伴奏和演唱都帶著歲月的痕跡,但這歌聲里分明留有一代人的青春。
歸亞蕾主演了這部電影,還演唱過主題歌。2013年第50屆臺灣金馬獎,被多位女歌手演唱過的這首歌,由蔡琴演唱。
她在臺上深情喊話,臺下的歸亞蕾熱切地回應,臺上臺下同唱一首歌,感人的畫面,溫馨的場景,足以見證兩個人深厚的友情。
曾有個電臺男主持人形容蔡琴的歌聲“可怕”。也許,這位“絲絨歌后”的嗓音把寂寞灌注了他的心。我印象最深的是她為電視劇《雷雨》演唱的這首歌。
孤獨的我,在夢里尋覓,不知道寂寞的你是否愿意,牽著我的手,那多情的陽光溫暖了我和你。
沒有他熱烈地響應,那些被遺忘的舊時光里,她的歌聲才總是那么清冷。
今年60歲的蔡琴,比前夫楊德昌整整小了十歲。
她對楊德昌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再不給我們兩個人一個結果,那么我就走掉了。”
這是婚戀咨詢經常給出的一個辦法,面對一個男人遲遲不向你求婚,就這樣給他下最后通牒。
但是結果怎樣呢?她緊張得不敢聽楊德昌給她家里的電話留言錄音。
這讓我想起了上學考試結束后,我都不敢看放榜通知。怕榜上無名,怕考試成績不理想。
可結婚畢竟是人生一大喜事,她卻首先在答錄機里聽到了他長達一分鐘之久的靜默,隨后是楊德昌的一聲嘆息,他終于說話了,竟是無奈的一句:“你叫我怎么說呢!”
這就是“逼婚”吧!不可否認,“逼婚”也有先結婚后戀愛的成功例子,兩個人在婚后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可楊德昌卻對她說了這樣的話:
我們應該保持柏拉圖式的交流,不讓這份感情摻入任何雜質,不能受到任何的褻瀆和束縛。因為我們的事業都有待發展,要共同把精力放到工作中去。
無疑,蔡琴是非常愛這位有著“臺灣社會的手術刀”之稱的電影才子,只要能和他朝朝暮暮在一起,只要能看到他高高大大的身影,在眼前晃動,她的心就是歡喜的。
像一陣細雨灑落我心底? 那感覺如此神秘? 我不禁抬起頭看著你? 而你并不露痕跡? 雖然不言不語? 叫人難忘記? 那是你的眼神? 明亮又美麗? 啊? 有情天地? 我滿心歡喜
1985年,她答應了兩個人“柏拉圖式的交流”相處模式,也從此開啟了長達十年的“無性婚姻”之路。
想不通孤男寡女同處一室能“井水不犯河水”,這一互不侵犯還竟然長達十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和蔡琴結束十年婚姻之后,再婚娶了鋼琴師彭鎧立生兒育女,婚后迅速有了兩個孩子。
面對過往歲月,蔡琴對他拍電影的傾情支持和付出,移情別戀的他這么評價:“十年婚姻,一片空白。”
十年,即便是兩株植物都相互纏繞,根莖相連,這個靠唱歌養家的女人,竟然沒有在愛人心里留下一點印記。
原來,并不是蔡琴的聲音有多可怕,而是當你愛上了一個聰明的男人,可他并不愛你,這,才可怕。
蔡琴說:“楊德昌給我的寂寞多于甜蜜。”這就好比,我們在一段感情中不知如何取舍,試問自己,你們相愛這么久,你的眼淚和歡笑哪個更多?如果你的眼淚和寂寞多于歡樂,不放手,還想把失落帶入2018年嗎?
女人獨有的天真和溫柔的天分,要留給真愛你的人,不管未來多苦多難,有他陪你完成。
曾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報紙下方經常是她頻繁開演唱會的消息,心想:“別人是幾年開一次演唱會,她開演唱會的頻率也太高了。”但是,一個下半生沒有依靠的女人,也只能這么拼命。
2001年,她在演唱會上調侃:“你們想如我這般開心,還得離婚才行。”
我一直沒有忘記,她說這句話的那一刻臉上綻放的笑容,還有臉上那顆痣也仿佛在跟著她一起微笑。
直到楊德昌去世,她才真真切切地痛哭一場。原來那些人前的笑容,是面對別人幸福生活身披的鎧甲,當得知他不幸的消息,像電擊一樣觸動心弦,秒變成軟肋。
在這封信中,人們最想看的“前妻的反應”就是放手后,聽到他不幸的消息,她依然會為他留下熱淚,但那些過往,無論歡樂與淚水,甜蜜與痛苦,都會成為她活著時永遠的秘密。
作為一個曾經的伴侶,我們一起年輕過。無法重來的一生,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無戒極限挑戰訓練營寫作訓練
日更第五十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