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是你,你會做單身媽媽嗎?

熱門網綜《奇葩說》第四季火熱上線,矮大緊高曉松走了,來了何炅、張泉靈和羅振宇。第一集看下來,仍舊是滿滿的誠意,還是原來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第一集的選題:是你,你會做單身媽媽嗎?犀利的同時,直戳人心。跟昨天的《媽媽是超人》配套起來看,更是別有一番風味。正方辯手董靖、 范湉湉和新奇葩國安球迷,反方辯手大王、如晶和新奇葩百億女總裁。開局雙方比例十分懸殊,正方會和反方不會比例是38比62,在場絕大部分的觀眾都是認為不會做單身媽媽。在老奇葩范湉湉的力挽狂瀾下,比例曾一度追平至50比50,不過,在最后如晶寶貝和下場辯論的蔡康永的努力下,比分再次拉回到了36比64,反方最后以微弱優勢取勝。

看奇葩說已經有三季的時間,可以說是它的忠實粉絲。不過,這是我第一次二刷,特意再去看一遍如晶和蔡康永的片段。跟對方隊伍一直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表現相比起來,他們兩人的表現carry起了整個隊伍。

如晶寶貝首先分析起了女人主動選擇成為單身媽媽的原因:有的是可能不相信男人,有的可能是不想負婚姻的責任,有的可能是想要過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單身本身,跟小孩之間,就是一對矛盾體。單身如果意味著沒有責任和自由,養育孩子就是一擔子的責任和沒有自由。因此,如晶得出第一個結論:想單身的人不應該養小孩。

看到這里,我發現如晶通過單身跟孩子作對比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玩文字游戲。如果題目改成單親媽媽,那么單親跟孩子還能成為對立體嗎?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緊接著,如晶又從反方面分析了那些被動選擇成為單身媽媽的原因,有的可能是因為找不到男人,但是為了傳承自己優良的基因,所以可能通過代孕借腹生子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愿望。至此,如晶得出了第二個結論:不可以用孩子證明你自己。

跟主動選擇的人相比起來,被動選擇的人群相比比較少。但是,這也看出如晶辯論技巧之嫻熟,思考問題之全面,不讓對方找到辯論的漏洞。

第一次亮相的張泉靈,沒有選擇辯論中常常出現的個人經歷感染觀眾,而是選擇了抖書袋,用了遠在天邊的英國劍橋和美國有關機構對于在健全家庭和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作對比,結果顯示兩者并無顯著性差異,而孩子在健全但是矛盾多多的家庭長大收到的傷害可能會比單親家庭更大。

關于孩子在單親家庭和雙親家庭成長對比的論文,我想在網絡上應該很多,這是一個引人關注的方向。同樣地,給反方一些時間,他們也可以找到論文同樣證明孩子在單親家庭長大受到的傷害比雙親家庭更大。而且,張泉靈找到的全部都是外國的研究,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會福利制度下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跟中國相比,西方國家對單身媽媽的社會包容性更大,而且更加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比如說社會救助金等等)某種程度上也為單親媽媽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張泉靈結論的落腳點在社會對單親家庭有偏見,對于沒有準備好的單親媽媽,現實社會會有很多的困難在等著他們。因此,張泉靈得出的結論是單身媽媽在做這樣的決定的時候,不要埋怨社會,不要等社會都ready了再去做單身媽媽。說實話,她的這個論點,我是沒有get到的。意思就是,我想做單身媽媽就去做,不用管社會上的人怎么看,也不用替肚子的孩子想想到時他們可能會遭受別人怎樣的目光,不用想單身媽媽帶孩子一系列的問題嗎?

最后登場的蔡康永,穩穩地坐在椅子上做最終陳述。作為四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對方一、二、三辯存在的問題,不僅在場的主持人,就連對方辯友也不得不佩服他的真知灼見。在蔡康永的解釋下,對方辯友的漏洞一覽無遺,為反方的勝局奠定了基礎。蔡康永在最后,再次升華了如晶在前面所說的關于單身和孩子之間的對立面,用束縛和責任跟自由再次做了對比,強調了反方的立場。

來說說新奇葩百億霸道女總裁和國安球迷的表現。說實話,百億女總裁的表現比我想象中要好,開篇就指出了中國的單身媽媽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上戶口的問題,辦準生證的時候要看結婚證的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的社會對于單身媽媽本身就不是持一個友好的態度。上戶口的事情,只是一個開端,之后還會有上幼兒園、上小學、上初中等等一系列需要戶口本的事情。女總裁從一個比較實際的角度去分析了單身媽媽可能在中國社會中遭受到的種種白眼和遇到的許多困難。相反,國安球迷,作為辯手中唯一的男性,竟然拿出了他會去愛上單身媽媽這種毫無邏輯可言的論點出來。這也不難預測,在節目尾聲主持人投票當中,三票全票通過給了女總裁劉楠。

而在最后主持人發言的環節,其實羅振宇提出了一個新的看法:社會高估了男性,但是低估了女性。時間有限,他并沒有對此展開太多的解釋。但是,不得不說,這的確是一個社會現象。為什么大部分的女性都不愿意成為單親媽媽呢?這意味著孩子和工作都要一手抓啊,上班了誰看孩子呢,做飯的時候誰看孩子呢?有丈夫在的話,還能搭把手,能幫忙看看孩子啊。其實,身邊有很多結婚的朋友,他們的孩子也不是老公在幫忙帶,更多的是雙方父母又或者是保姆在帶。老公在幫忙帶孩子這一件事件上面,我是持保留意見的。《媽媽是超人》中,伊能靜就在老公秦昊在大陸拍戲的時候,自己和三個帶娃團隊的小伙伴一起在臺灣帶了小米粒八個月。有網友評論說,她是喪偶式帶娃。參加《媽媽是超人》的初衷也是希望一家三口可以有時間在一起好好相處。在這八個月中,她不是單身媽媽,卻勝似單身媽媽。

拿我自己來說,從小父母都忙,我是由“單身”奶奶帶大的。據我媽說,在我一歲多的時候,由于某種身體原因,要到省城去看病,媽媽有事去探望朋友,爸爸搞不定我,后來就把我放到洗手間的鏡子前,我跟鏡子前面的另一個“我”玩得不亦樂乎。還有一次,過年的時候去茶樓喝茶,媽媽去上洗手間了,我爸又沒看住我,結果我自己玩著玩著就摔跤了,媽媽洗手間出來的時候,發現我下巴都磕得流血了,幸好沒有留下疤。我想說的是,不要指望男人在女人生孩子之后就能學會帶孩子,靠男人還不如靠自己爸媽靠譜呢。

正是因為男人不靠譜,女人才要更加獨立自強。單身媽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直男癌。如果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好好的,為什么要跟那個甩手掌柜搭伙過日子呢。不要因為遷就別人而降低了自己的生活質量,這樣不值得。

說回單身媽媽,其實也有成功的例子如創作天王周杰倫,也有典型失敗例子如兩度報警抓媽媽的小龍女。凡事也不可以一刀切,單身媽媽的好與壞,苦與樂,只有她們自己知道,旁人也沒有辦法過問。

誠如蔡康永所說,做不做單身媽媽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一個人生選擇。在選擇做的時候,便要考慮到做這件事最壞的可能性是什么,和對應的對策是什么。在選擇不做的時候,也要給予那些選擇做的單身媽媽更多的同理心,設身處地地去理解她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