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葩說,辯『要不要做單身媽媽?』

喜歡上《奇葩說》,原因有以下幾個:

1、深刻感受到,對于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可以持不同態度,而持相同態度的人,竟可以從這么多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

2、奇葩們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是,可以從正面、反面、側面等多個維度來論述,論證觀點可以運用個例、數據、還可以有全局觀;

3、好幽默好搞笑好有趣,平時我的笑點很高的呀,哈哈。

4、最最最重要的是,奇葩導師們每次都能把辯題討論的內容上升好幾個高度,然后邏輯好清晰啊,特別喜歡泉靈老師,她的辯論就是一股邏輯的清流。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和分享這些奇葩們說話的“藝術”,跟著我,一期一期來,我會堅持分享,希望你也堅持閱讀哈。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第四季第1集,高曉松離開《奇葩說》,節目開始時高曉松寫了一封信給大家,心中最幽默的一句就是:

馬東吾兄,我倆的情誼自是不必多言,反正本來也就是沒什么。

這種表達技巧在佐佐木圭一的《所謂情商,就是會說話》也有介紹過,叫做反差法,就是想要表達的內容,與反義詞放在一起,就能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在《好好說話》一書中掌握幽默的法門也推薦了這種技巧,讓前后的內容形成反差,引爆笑點。

第一期《奇葩說》辯題是,你要不要做單身媽媽?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1、反方的大王先開辯,她打的是煽情牌,從作為單身媽媽的恐懼去闡述為何自己不要做單身媽媽

我害怕的不是我一個人要去承擔所有的經濟壓力,不是說有多苦有多累,作為媽媽一些苦一些累,我能吃,但我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在我作為單身媽媽,我獨自把孩子帶大的那么長的一段歲月里,我不懂得怎么去掩飾我的脆弱,我可能一不小心讓我的孩子看到了我的苦,我的累,他會不會很心疼 我,想保護我,然后不停地逼自己快點長大快點長大,他要去保護我這個堅強獨立的單身媽媽。這樣的孩子特別優秀,但我作為單身媽媽,這種優秀,我真的愿意看到嗎?如果有的選,我一定不會選做一個單身媽媽,不是我不夠堅強,是我怕我的孩子逼自己比我更堅強。

【害怕孩子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然后逼自己去成長去優秀,她不愿意看到這樣“優秀”的孩子,所以不會選擇做單身媽媽。】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2、正方第一個開辯的是“單身又大齡”的范湉湉,她在辯論中談到的“生殖沖動”,被對方接下來的辯手所“攻擊”,我覺得她在此場辯論中最打動人心的點是針對嘉賓徐靜蕾在辯論開始時所提及的“孩子成長需要完整的愛”

徐靜蕾說,單身媽媽無法給孩子完整的愛,也就是說愛是缺失的。我想問下大家,什么是完整的愛,我從來不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完整的愛,我們現代社會被教育為父愛+母愛才能叫做完整的愛,而現在的家庭是多元的,愛也有各種各樣的愛,沒有說誰的愛就特別完整,誰的愛就特別缺失,愛是不可以疊加的,比如說你有100個朋友,我有1個朋友,不代表你就多我99分的愛。我覺得如果這個孩子的情感需求得到滿足的話,我覺得他就得到了我全部的愛。在愛情虛無縹緲的時候,我們可以轉為選擇親情,我可以做單身媽媽,有個小寶寶,讓我全身心去愛他,讓我把一生的故事告訴他,讓我把一身的武功傳給他。

【能夠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他就能得到母親全部的愛,所以她會選擇做單身媽媽。】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3、接下來反方的劉楠,不和前兩位辯手一樣,從“情感”和“愛”這種感性的角度來辯,而是站在一個“社會資源和配套是否ready,是否適合單身媽媽”的理性角度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我不會選擇做單身媽媽,①因為現在社會最基本的配套還沒有完善,還沒有ready,你生一個孩子養一個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很多的社會配套,比如給孩子上戶口等。

②而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經濟基礎,在生完孩子的第一年,平均買這些孩子的東西就大概要花3萬塊錢,這個是經過調查的數據。孩子是什么?超音速鈔票粉碎機。羅老師這么有才華,從來不賣東西,那他是什么時候開始賣東西的,就是在他有了孩子之后啊。當你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請記得給自己多準備一點盤纏。

③工作職場上,現在的配套也很不完善,3個月休完產假要回公司,你的孩子怎么辦?誰給你看孩子?再說的可怕一點,在單身媽媽找工作的時候,那個用人單位招聘官心里難道不會掂量嗎?你是單身媽媽不可避免地你照顧孩子要花費很多精力,你能不能像別的員工一樣加班,一樣出差,你會不會比別人請更多的假?這些都很現實。

④我絕對不否認很多單身媽媽成功的案例,像孟母三遷就是單身媽媽的案例,但是大家要知道,這些故事之所以被寫在歷史典故里,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它本身就很難,很牛值得被贊揚。如果有一條簡單的路要走,能走,為什么我們要選那條難的路呢?你可以說,我就要選那條難的路了怎么地?可以,這是你的權利。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當你在走一條難的路的時候,你不是一個人在承受,是你孩子跟你一起在承受這個難。找一個不湊合的,可以結婚的并且可以生孩子的男人,難,也有壓力,但是我寧愿把這個壓力扛在自己肩上,我希望我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沒有任何負擔,宛如羽毛。

【層層遞進地闡述了作為單身媽媽的難處,從理性現實的角度切入:養孩子是系統工程社會資源沒有ready→經濟基礎是很重要(列數據)→單身媽媽在職場上的難→引發思考“為何要選擇一條難的路”讓孩子與你一起承受?→最后感性總結:寧愿壓力扛在自己肩上,希望孩子出生的時候沒有壓力,宛如羽毛。一句“宛如羽毛”非常觸動人心。】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4、正方的董靖,一開始便指出反方劉楠把一個媽媽帶孩子的難,偷偷的換成了單身媽媽帶孩子的難。這是優秀辯手的“冷眼旁觀”,不像我們觀眾只盯著內容是否有道理一下子就被辯手帶進去了,忘記了辯題的關鍵。董靖補充說,為孩子花費金錢,為孩子承擔責任,是每一個爸爸媽媽都要承擔的,無論你單身還是不單身。

后面她辯論的亮點在于她不同于其他辯手是從單身媽媽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換了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孩子是怎么想的。她以自己為例,講述了她是從單身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固然她身上是有缺陷的,但是她的缺陷不是來源于她媽媽獨自養她的時候,而是在她爸媽湊合過日子的時候,父母感情不好,家庭不和睦,孩子只能當炮灰。媽媽最后選擇了離婚,她才感覺自己走入正常家庭生活的軌道,而媽媽在獨自撫養她長大的日子里,還完成了自己事業的積累,可以看到一個女人激發出來的能量,而且她媽媽也成為了她的榜樣,教會她不妥協不將就,選擇自己熱愛的去做,所以她現在正在追求自己熱愛的事物,并很努力。她說,選擇要做單身媽媽的觀點,不是說鼓勵所有人去做單身媽媽,而是希望通過大家探討這個話題,去倡導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把結婚和生孩子當做兩件非常重要但完全獨立的兩件事去做。

【同意,“把結婚和生孩子當做兩件非常重要但完全獨立的兩件事去做”我覺得這是她在這場辯論中比較新穎的觀點。】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5、反方如晶邊路的亮點在于,她抓住了辯題中的一個關鍵詞——單身,然后再從這個關鍵詞回歸到整個辯題。她說,單身有兩種,一種是主動單身,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而當我們是這種情況的單身,又想做單身媽媽這絕對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很大的坑,要知道,想單身和養生小孩,是競品啊,著兩個東西是不能擺在一起的,這種想單身的人她潛在的性格是不適合養小孩的。還有一種是被動單身的,就是找不到男人,然后舉了她媽媽讓她學芭蕾舞的例子,說明了媽媽不可以用小孩來證明自己。

【“想單身和養生小孩,是競品啊,著兩個東西是不能擺在一起的”,如晶寶貝的這句話真是新穎有趣有一針見血啊,哈哈哈。】

圖片來自于奇葩說微博

以上是這一期辯論中我覺得非常精彩的內容和亮點,對于這個辯題,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主動選擇,我一定不會選擇做單身媽媽,原因在于我從小成長的家庭環境告訴我孩子的成長不僅需要媽媽也需要爸爸,爸爸不是“世界上最沒用的母嬰玩具”,爸爸會給孩子講媽媽永遠講不了的故事,爸爸會把孩子扛在肩上一起看球體驗體育帶來的激情,爸爸會教會孩子如何更加理性的處理問題,爸爸會教孩子算數,爸爸會帶孩子如何認路......這些我都不會的,希望爸爸來彌補,所以如果可以,我一定不會選擇做單身媽媽。

這一期《奇葩說》還有最最最閃亮的辯手泉靈老師的內容未分享,我們下篇文章繼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