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端午節假日,把之前的旅游游離狀態進行了改進,感覺爽歪歪。
曾看到秋葉大叔,永澄大大等男神的很多閱讀發生在動車與飛機上,想著那是種神奇的體驗吧;
看到很多女孩在旅行中可以帶最少的東西,輕裝上陣;
看到各路男神女神們,即使是在休假期間仍然寫作與工作。
那種對于時間的掌控度,在自己沒做過哪怕一次時,都很難想象。
在旅程中干這些事,有人會說會很矯情。可真正踐行后,會發現那不是矯情,只是大神把你浪費在發呆與無意義閑聊的時間用在自我精進了。
旅程,帶最少必要的東西就夠了
此次印象最深的是同行的女孩,一個大大的行李箱,有三分之一的部分是吃的(泡面,水果兩盒,牛奶,零食各種),三分之一是化妝用品。
女孩一路享受母親的關愛,一上火車吃一盒切好塊的西瓜;吃差不多了來一小盒櫻桃;吃完聊會天,聊著聊著想起還帶了一盒泡面火腿腸瓜子等,接著吃吧;吃完睡覺,早起有點臉腫,只是因為睡前還來了碗泡面。
她并不是那么餓,就是想吃,說是帶了就是讓吃的,不然下車要繼續拿著嗎。
有多少人在坐長途火車前總會高估自己的胃,加之關愛之至的父母,就怕孩子在旅程中掉幾斤肉。
隔壁另一位大姐,上車帶的是三瓶牛奶,兩根黃瓜,小塊的面包。精致又無負擔。
而我也只是第一次嘗試帶很少很少的東西,就感受到了輕裝上陣帶來的愉悅感,而且還發現以后可以帶更少的東西。
與大姐和小伙伴對出門必帶物品的討論,得出結論,以后出門,只需要做到“四帶三準備”即可。
四帶:Beauty部分(小包裝即可)、工具(手機,充電器,耳機等)、衣物(頂多帶一件衣服備用,穿最舒服的鞋子),如果火車時間較長需要帶吃的(牛奶,黃瓜,少許主食足矣)。
三準備:查天氣,雨傘,夏天帽子即可;提前買火車票;提前預定住所。
帶最少必要的知識:比如一本書
這本書不必是枯燥難懂很知識類的書籍,初次試著帶一本易懂的書即可。
出門帶書之前,容易糾結要帶易懂的還是很知識類的,想到以前偶爾也會帶書,要么不容易進入狀態,要么讀著容易睡著。
本次帶著星姐的書,在了解不一樣生活的同時,把自己的認知往上調。
有了此次成功的經驗,開始相信,自己也是可以在旅程中完整讀書的。
只要成功一次,你會迷戀上那種感覺。
寫作,寫作,必不可少
寫作可以記錄自己有趣的經歷,可以記錄自己本次旅程的經驗和教訓。
比如本次在還列出兩個清單:出門精細帶物清單,今后出門經驗與教訓。
兩篇文章:車上讀書與看專欄的感悟;車廂中熱愛生活的驢友行動代表的心態思考;
一篇隨筆:在旅程中,記錄自己的心情,把注意力從以前的游離狀態調整到自身狀態。自己竟然不路癡了,而是處于一種學習與探索的狀態;男盆友的各種以往未發覺的優點記錄下來還會有感動;自己與以往心態的不同帶來的愉悅。
這旅程,有精進,有輸入,有輸出。
這種感覺,簡直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