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向孩子學習
? ? ? ? ? ? ? ? ? ? ? ? ? ? 劉樹森
?從事教育管理多年,自以為管理經驗豐富,經常張口就教育兒子,卻時常被兒子教育著,呵呵。
? ? ? ? ? ? ? ? ? ? ? ? ? ? ?(一)
? ? ?兒子上幼兒園到小學階段,經常因為做錯事情,挨我批評,甚至挨打,直吵得他淚流滿面,方才罷休,心里仍氣憤不已。過不多時,兒子主動過來跟我說話,叫我吃飯,我心里還在生他的氣呢,干脆不理他,直到兒子拽著我的手說:“爸爸,吃飯了。”方才很不情愿的說句:“知道了。”之后經常被愛人笑話:“你呀,還不如兒子大度。”仔細一想,是呀,跟兒子吵了架,過會兒他就忘了,還主動過來叫我,而我吵過了還放在心里,放不下,與兒子的態度相比,我的小氣、小心眼還不如個孩子,真該好好向兒子學習。
? ? ? ? ? ? ? ? ? ? ? ? ? ? (二)
? ? ?兒子上高中后,擔任班里的團支部書記。有一次,跟兒子聊起班里的事,我問兒子:“班主任安排的事,你都怎么處理?”兒子說:“我就考慮考慮,安排下邊的委員去干。”我不解的問:“老師安排的事你應該親自去干,怎么能光安排別人去干,自己不干?”兒子反問我:“你沒發現你下邊的人越來越不會干事了?就是因為你什么都自己干,自己得到了鍛煉,他們卻得不到鍛煉,你太能干了,他們才不會干。”這下倒好,反被兒子教育了。仔細想想,兒子說的頗有道理,自己是分管領導,思考比較多,好多時候下屬只需執行,不用思考,自己思考很深,下屬卻因為不需要思考,沒有創造性,這怪誰呢?只怪自己太勤奮,干了不該干的活,使下屬失去了想象創造的空間。最近讀了本《你是做牛做馬還是做主管》的書,書中的觀點是領導者最大的成功是讓下屬走向成功,領導者一個人能不算能,讓每一個下屬都能獨立解決問題,形成一個團隊才叫能。仔細品之,回味兒子的話,看來還得向兒子學習,學會放權,成就下屬,才能成就自己。
? ? ? ? ? ? ? ? ? ? ? ? ? ? ? ?(三)
? ? ? 高中功課忙碌,壓力增大,兒子變得少言寡語。有時跟他商量事情,如大星期、放假外出玩玩什么的,他總是慢條斯理的說:“再說,看心情。”讓人捉摸不定,充滿期待。我本人是個急脾氣,遇到事情喜歡快刀斬亂麻,快定快干快表態。直到有一天領導提醒我遇到下屬請示工作不要急于表態,考慮成熟再說。想起兒子說的“再說,看心情”,不正是不急于表態的表現嗎?因為沒有經過深入思考,急于表態會造成決策失誤。“再說,看心情”是沉著,是冷靜,看來還得向兒子學習。
? ? ? ? ? ? ? ? ? ? ? ? ? ? (四)
? ? ? 兒子放學回家后,基本就是吃飯、睡覺,有時為了緩解兒子壓力,我們經常利用吃飯時間給兒子講一些所見新聞,有好事,也有社會上一些不平的事。無論是對好事還是壞事,兒子總是一句“呵呵”回之,言外之意理解就行,不需評論,這小子真鬼。想想自己,有時遇到好事、壞事總想評論一番,有時還好為人師,實在可笑。想到一句話,當你不知道怎么辦才好的時候你就微笑。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種成熟,是一種境界。“呵呵”就是發自內心的領會,發自內心的微笑,看來還得向兒子學習。
? ?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老夫子沒有界定三人是大人、還是小人,孩子同樣可以成為大人的老師。向兒子學習,沒有錯,因為兒子的智慧中有格局、有氣度、有理性,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