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馮延巳 (903年—960年),又作馮延己、馮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蘇省揚州市)人。五代十國時南唐著名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終太子太傅,卒謚忠肅。他的詞多寫閑情逸致,文人的氣息很濃,對北宋初期的詞人有比較大的影響。宋初《釣磯立談》評其“學(xué)問淵博,文章穎發(fā),辯說縱橫”,有詞集《陽春集》傳世。
而在馮延巳的一生中:
? ? 馮延巳在南唐開國時,因為多才藝,被南唐烈祖李昪任命他為秘書郎,讓他與太子李璟交游。后來李璟任元帥,馮延巳在元帥府掌書記。
? ? ? 李璟登基的第二年,即保大二年(944年),就任命馮延巳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
? ? ? 保大四年(946年),馮延巳出任宰相。
? ? ? 保大五年(947年),陳覺、馮延魯舉兵進攻福州,結(jié)果死傷數(shù)萬,損失慘重。李璟大怒,準(zhǔn)備將陳覺、馮延魯軍法處死。馮延巳為救兩人性命,引咎辭職,改任太子太傅。
? ? ? 保大六年(948年),馮延巳出任撫州節(jié)度使。在撫州任職數(shù)年,并沒有什么政績。
? ? ? 保大十年(952年),馮延巳再次擔(dān)任宰相。馮延巳當(dāng)政期間,先是進攻湖南,大敗而歸。后是淮南被后周攻陷,馮延魯兵敗被俘,宰相孫晟出使后周時不屈遇害。
? ? ? ? 顯德五年(958年),馮延巳被迫再次罷相。當(dāng)時朝廷里黨爭激烈,朝士分為兩黨:馮延巳與宋齊丘、陳覺、李征古等為一黨;孫晟、常夢錫、韓熙載等人為一黨。幾次兵敗,使得李璟痛下決心,鏟除黨爭。于同年下詔,歷數(shù)宋齊丘、陳覺、李征古之罪,宋齊丘放歸九華山,不久就餓死在家中,陳覺、李征古被逼自殺。至此,宋黨覆沒。而馮延巳屬于宋黨,居然安然無恙,表明李璟對馮延巳始終信任不疑,也可能是馮延巳作惡不多。罷相兩年后,即建隆元年(960年)五月,馮延巳因病去世,終年五十八歲,謚號“忠肅”。
? ? ? 馮延巳的一生中不光是上面的一些事件,他的一生還創(chuàng)造過許多名著,比如:馮延巳的詞集名《陽春錄》,有的題作《陽春集》。但是沒有很好的保護下來。但中華書局1999年出版的曾昭岷、曹濟平、王兆鵬和劉尊明編著的《全唐五代詞》,收錄馮延巳詞112首。(選自《南唐二主馮延巳詞選》)。
? ? ? ? 而外界是這樣評價他的:王國維在其《人間詞話》中如是評道:“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fēng)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fēng)氣。中、后二主皆未逮其精詣。《花間》于南唐人詞中雖錄張泌作,而獨不登正中只字,豈當(dāng)時文采為功名所掩耶?” 劉融齋在《藝概》中言:“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也足見正中詞魅力之深。陳廷焯在《云韶集》卷一中言:“正中詞為五代之冠,高處入飛卿之室,卻不相沿襲,時或過之。
雖然馮延巳同溫庭筠非同時代之人,但后人評價兩人時經(jīng)常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評道:“李后主詞,如生馬駒,不受控捉。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yán)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yán)妝;正中,淡妝也。”一濃一淡,不僅體現(xiàn)了兩位詞人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及興致趨向,這也和兩人所處的社會地位極其有關(guān)。溫庭筠一介落魄文人,混跡于青樓酒館之中;馮延巳卻是位及權(quán)臣,當(dāng)正襟危坐。這也是馮延巳詞被同叔和永叔喜好的一點原由。另一方面濃淡之說更是論盡了花間派和晚唐派的相異,不可混為一談。
? ? ? ? 他雖然詞很好,但政治真是不太好啊:
馮延巳的人品,頗受非議,常常被政敵指責(zé)為“奸佞險詐”(文瑩《玉壺清話》卷十),“諂媚險詐”(陸游《南唐書·馮延巳傳》)。他與魏岑、陳覺、查文徽、馮延魯五人被稱為“五鬼”。政敵的攻擊,難免言過其實,但馮延巳一再被人指責(zé),似乎也不是毫無根據(jù)。馮延巳的政治見解和政治才干確屬平庸。比如他曾說:“先主李昪喪師數(shù)千人,就吃不下飯,嘆息十天半月,一個地道的田舍翁,怎能成就天下的大事。當(dāng)今主上(李璟),數(shù)萬軍隊在外打仗,也不放在心上,照樣不停地宴樂擊鞠,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據(jù)馬令《南唐書·馮延巳傳》)這番話,足見馮延巳政治上的平庸荒唐。
? ? ? ? (? 馮延巳的相關(guān)資料,來自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