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去爺爺奶奶家住一晚,是兩年來已經形成的習慣了。晚睡,早起,天氣陰暗,霧霾!車開到簡青橋的附近,我抬頭望著天空。突然被一片金燦燦的花朵吸引住了,原來是一片油菜花地!
在我的腦海里,孩子還沒有賞過油菜花吧!我趕緊下車,踏著黃色的泥濘,倒著走路20多分鐘。
油菜花地不大,但是足以給我和孩子帶來驚喜!孩子摸了又摸,聞了又聞
我記得我童年的時候,春天,三月,走在自然的田間,到處飄著一片油菜的花香。放學的路上,隨時都可以信手折一枝油菜花玩。黃色的漿汁常常滿手都是,而現實的自然中,已難以找到油菜花地了!
兒子也不再像我當初一般玩弄油菜花,他只是看一看,聞一聞,摸一摸,推一推,搖一搖……然后取出手機拍出幾張他認為美的照片
我們退出了油菜地……
一塊不足二分地的油菜花,被我們拍出來一照片的豐盛和擁擠,呈現在照片里,展現在微信里!
在孩子的腦海里,油菜花是什么呢?――晚飯后,孩子開始寫作文,題目是《油菜花》“黃色的小花像小蝴蝶一樣,在春風中翩翩起舞,沒有開花的小花苞像綠色的松子”這就是孩子眼睛里的油菜花。
花落之后,會是什么樣?他不知道,油菜花是菜嗎?有什么用?他一樣不知道!9歲了,他沒有折過,玩過油菜花,同樣,他沒有像我小時候一樣割油菜,曬油菜,打過油菜,我甚至還和爸爸一起去榨過菜籽油!
于是,我們只能借助網絡讓孩子明白……油菜花掉了,就會變成綠綠的像豆角一樣的東西!
網絡的照片,又仿佛讓我回到童年時代!栽油菜苗,折油菜花,柔皺她,滿手的黃漿……,4月里,割下成熟的油菜梗,曬干'后,和爸媽一起鋪到曬墊上,打出油菜籽……
在小時候看來,又臟又累又煩的活,20多年后再想起是滿滿的溫馨。也許正是因為臟,累,而讓我骨子里藏著“堅韌”。也許,正是因為從小與泥土和陽光的親密接觸,而總是心態健康向上!
現在的孩子同樣累,累在每天的作業,上課!每周末的學習班,累不在體力,而在疲勞的眼睛,而在孩子不停轉換角色的思想!
他們不知道油菜花籽能榨油,不知道菜油要付出辛勤的勞動,只覺得開著黃色的小花漂亮,但絲毫不會將他們聯系到我們的餐桌來!
每個時代都會造就一代不一樣的童年,我們的童年在臟,煩,累,的自然事務中趟過。現在的孩子,沒有泥土里的臟,累之勞!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呢?!20多年后,他們的回憶有如我的回憶一般溫馨嗎?!他們會有泥土和陽光一般的敦厚嗎?!
這個農歷的二月初,我帶孩子賞了油菜花,遲一些我們再去賞像豆角一般的油菜,再遲點我們去體驗割油菜甚至打油菜,再去抱一把黑亮的油菜籽回家,或者去看看榨油……
我想,等我老了,我會種一大片油菜地,讓路過的孩童折下一枝,柔皺小花,讓黃色漿汁溢滿他的小手……
我決定,以后,不僅僅帶孩子賞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