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受L先生影響,迷上了金庸老先生的武俠小說,想一氣呵成,把15部作品全部看完,昨天剛剛結(jié)束了《射雕英雄傳》。
以前,對金庸老先生武俠小說的了解,全部都來自偶爾看過的幾集電視劇。對郭靖的了解也僅僅是一代大俠,為人正直,武功了得。
卻不知道,一代大俠的成長之路,除了是由諸多磨難造就以外,學武的過程,較之平常人也是更加艱難。
絕對是我們的勵志典范!
02
未出娘胎,先失父親,這是郭靖人生中的第一不幸。
所幸,他有一位好母親,從小教導他為人要正直,培養(yǎng)了他正確的三觀,這也是他日后成為一代大俠的重要原由。
也是因緣際會,全真教丘處機與江南七怪約定,分別尋找英雄之后,傳授功夫,約定18年后再比武,以徒兒的輸贏來定彼此的輸贏。
于是,江南七怪,費盡千辛萬苦,終于在蒙古找到了郭靖。
結(jié)果,還沒來得及高興,就發(fā)現(xiàn)郭靖是個笨孩子,笨到讓人想哭。
江南七怪很是絕望,這根本就不是學武的料,怎么教?
因為是教師的原因,特別能體會這種情感。一個你嘔心瀝血,卻怎么教都教不會的孩子,有時候,會讓我們難過到懷疑人生。
江南七怪看著郭靖,覺得不用比也是輸,這孩子笨到連基本的功夫動作,掌握起來都需花費常人幾倍的功夫,還提什么比武。
但是,以俠義著稱的七怪,還是決定履行當初的約定,教授郭靖武功。
03
對于一個笨孩子,學武的過程,師父教得很痛苦,郭靖學得也很痛苦。
七師父韓小瑩的越女劍法十分靈巧,而魯鈍的郭靖,怎么練習都學不會,韓小瑩想到七怪在這苦寒之地,失去了五師兄,費盡心力,卻教不會這笨孩子,一時心酸,氣得沖了出去。
而生性純良的郭靖,眼見自己把師父氣跑,心里難過之極。他感念師恩如山,想要練好武功報答恩師,卻總也練不好。
隔著文字,能深刻地體會到郭靖自責和難過的情緒,那是一種深深的無力感。
這種情緒感同身受,在我準備招教面試時,我就如郭靖一般笨到不能自己。
每次老師耐心講解,總也學不會,結(jié)果把老師氣得發(fā)飆,心中又是自責,又是著急,于是,更是緊張,也就出錯更多。
差點就斷定,自己肯定不是做教師的料。
04
所幸,魯鈍的郭靖,擁有一個很重要的優(yōu)點:用功。
這種用功,是建立在對自己能力的正確認知上。
他知道自己沒有天分,但也沒有焦躁,沒有自暴自棄。同時,他知道自己非練武不可,他就選擇了最笨的方法:用功。
對于郭靖來說,在練武這件事上,他認為:自己學武的法門,向來便是“人家練一朝,我就練十天”。
“人家練一朝,我就練十天”,這種對自己的準確認知,基于他骨子里的執(zhí)拗,較真,也是他自己練武的捷徑。
雖然,這種練武的方法,讓郭靖吃盡了練功的苦,但卻為他日后的頓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洪七公,在傳授“亢龍有悔”時,郭靖在蒙古練習的內(nèi)功根基,讓他學習降龍十八掌時更加順利。
當初,在桃花島,老頑童周伯通想開他的玩笑,把《九陰真經(jīng)》在郭靖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授給了他。
并不聰明的郭靖,靠著用功,靠著那股傻勁,竟然硬生生地把那段天竺文都背了下來,他可是連意思都不知道呀。
在觀看全真七子以“天罡北斗陣”對戰(zhàn)黃藥師時,他腦子里的九陰真經(jīng)慢慢地顯現(xiàn)。
在被捉之時,癡迷于武學的他,看到了天上的北斗七星,從它們的排列中,悟出了《九陰真經(jīng)》中的奧妙。
他開始頓悟。
假使,他腦子里沒有《九陰真經(jīng)》,再亮的北斗七星,也給不了他啟發(fā),更別提頓悟了。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些背誦過的經(jīng)文,因為頓悟的力量,讓郭靖屢次功力大增。
這也讓他的那些對頭,每次見面都驚訝于他功力的長進,而不再敢輕舉妄動。
直到最后,所有他練過的武,從蒙古摔跤,到最后的九陰真經(jīng),都因為他自己的用功,因為他“人家練一朝,我就練十天”的信念,沉淀在了他的骨子里,等頓悟的時機一到,就發(fā)揮出巨大的力量。
而這些,最后都化成他絕世武功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05
郭靖的成長,得益于他自己的用功。他的用功,較之旁人更加漫長,艱辛。
然而,在這條路上,他不急不躁,心態(tài)平和,以一朝功夫練十天的決心,和對武功的癡迷,屬于他自己的頓悟,終于到來。
但是,頓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長久地量變準備,只有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才會發(fā)生質(zhì)變,也就是頓悟。
頓悟,因人而異。有的人,根基聰慧,像黃蓉,頓悟自然來的早些。
而大部分的人,卻是普通人,資質(zhì)平庸,甚至如郭靖一樣,生性魯鈍。但只要堅持,頓悟也會到來,只不過,需要的時間很多一些。
但我始終堅信,每個人都能獲得頓悟。頓悟來的晚一些,頓悟反而更多一些,誰又會說不是呢?
然而,很多人都等不到自己頓悟的那一瞬間,就提前放棄了。
因為從量變到質(zhì)變,要考驗的東西太多。
首先,是耐得住寂寞的耐心和定力。
現(xiàn)代社會更加浮躁,人心更加功利,早已失去了等待自己,等待成功的耐心。
自己學不會的立馬就放棄了,更別說花費十幾年來練習某一樣看不到利益的手藝了。
其次,是癡迷。
一直以來,我覺得要想做成一件事,你必須先癡迷于它。只有真正地鉆進去,時時刻刻想著它,才會成功。
想來,自己在招教面試準備時,也是如此。因為自己老是跟不上,覺得自己要笨鳥先飛,于是,除了睡覺的時間,腦子里全都是想著如何面試。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不怕吃苦,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有些東西,學起來很辛苦,成了放棄的理由。學習有些東西,一時受挫,就覺得學不會,也成了放棄的理由。
假如,郭靖也是如此,他可以找得理由更多了:自己太笨,不是學武的料等等。
我想,那時,他早已“泯然眾人”,江湖上哪里還有他的大名。
放棄的理由,千千萬,而成功的理由,只有一個:用功。
用功,頓悟一定會到來。
等你開竅的那一天,等到你發(fā)現(xiàn):咦,我怎么不知不覺就會了呢?
這就是頓悟的力量,也是,屬于你的成功。
試想,郭靖,都能成為一代大俠,你還不相信自己,還不相信頓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