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張蓉? 芳香健康&教育
“快樂玩耍和學習是童年不變的主題。不是只有在課堂上,只有在書本里,在教室中才是學習,自由玩耍,游戲,探尋大自然,旅行......一樣也是學習,用不一樣的方式,收獲不同的科學知識內容,生活常識和對人生的各種感受、樂趣,培養生存,生活的能力!”
快樂童年對人的一生多么重要,失掉童年將意味著什么?
有科學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如果在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孩子長大后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適應新環境。很多研究都支持: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如果幼年時“沒有玩夠”,社交、 情感和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會受到影響的觀點。
孩子們的世界本來就是五彩繽紛的,但現實并非如此,看看我們身邊的孩子,一到雙休日或者假期,家教、興趣班、學英語、特長班……都成為孩子的“家常便飯”。在我近十的心理咨詢工作中,看到太多“沒有童年”的孩子,家長和孩子都能感受到那份壓力,但事實上沒有幾位家長會停下來,內心的那份焦慮和恐懼讓他們無法承擔“放手自由”的風險。
其實,我們大多家長理解的“學習”有些過于狹窄了,并非坐在課堂,只有在書本里,在教室中才是學習。游戲,玩耍,探尋大自然,旅行......一樣也是學習!是用不一樣的方式,收獲不同的科學知識內容,生活常識和對人生的各種感受、樂趣,培養生存,生活的能力!
此刻我的腦海中響起羅大佑的《童年》: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
草叢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師的粉筆還在拼命嘰嘰喳喳寫個不停
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游戲的童年
福利社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沒有半毛錢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到底誰搶到那支寶劍
隔壁班的那個女孩怎么還沒經過我的窗前
嘴里的歷史手里的漫畫心里初戀的童年
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
總是要等到考試后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一寸光陰一寸金老師說過寸金難買寸光陰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沒有人知道為什么太陽總下到山的那一邊
沒有人能夠告訴我山里面有沒有住著神仙
多少平日記憶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
就這么好奇就這么幻想這么孤單的童年
陽光下蜻蜓飛過來一片片綠油油的稻田
水彩蠟筆和萬花筒畫不出天邊那一條彩虹
什么時候才能像高年級的同學有張成熟與長大的臉
盼望著假期盼望著明天盼望長大的童年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長大的童年。
童年是快樂的,是自由隨性的,是天真爛漫的......快樂的童年對孩子身心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就身體發育而言,快樂能使人各方面的機能達到最佳狀態;就心理發展而言,快樂給人積極向上的力量;就學習而言,快樂的情緒能使大腦處于積極的接受運轉狀態,從而發揮出最佳的學習效果。
魚與熊掌兼得的童年,不妨參考以下幾點:
一、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同時引導其管理規劃
看上去似乎有些矛盾,實則不沖突。孩子都有天真爛漫的童心,那份彌足珍貴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家長如果對孩子限制過多,就會壓制孩子的思維發展。家長不妨放手讓孩子追尋快樂,除了學習時間外,讓孩子有自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在此過程中,和孩子約定和商量,幫助孩子規劃時間,策劃活動,培養他自我管理的能力。當看到孩子和一群孩子嬉戲、游玩時,家長不要干涉。對孩子生命的信任是能給予他快樂的前提!
二、鼓勵孩子多參加活動,讓孩子多交朋友
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或者是有意義的活動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在獨生子女的時代,很多孩子都喜歡以自我為中心,不善于與人相處。家長可適當帶孩子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多讓孩子出門交友。孩子能從社交中結識更多的伙伴,擴大自己圈子,學會尊重、諒解、謙讓,分享快樂與承擔責任。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可以使孩子在友好而又有趣的活動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在群體作用中促使其心理健康發展。
三、尊重孩子的特點,合理培養孩子興趣和特長,給孩子選擇權
許多家長不清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是什么,就盲目地替孩子選擇很多興趣班、特長班,把孩子的假期安排滿滿。那樣做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失去從中得到的快樂。對于孩子而言,培養他的興趣愛好,例如游泳、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快樂。參加興趣班家長應掌握好度,不要一味加壓、“填鴨”訓練。發現孩子對某樣事物特別感興趣,或者有某種特長時,可以為孩子提供各種興趣的選擇,并給予孩子必要的引導,參加適度的培訓。
對于上學的孩子,各種學科補習班,也有拔苗助長的意味,用補習時間搶占玩耍時間,看上時成績分數似乎提高了一些,可這并非是能力的提升,埋下的是對讀書學習厭倦的隱患。
四、引導孩子學習處理情緒和面對困難,教會孩子調整心態
生活的每件事情都不可能事事如意,小孩子也有煩惱的事困擾他們,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與孩子共情,幫助他面對和思考,在困境中尋找咨源,轉化為力量和能力。例如:參加戶外運動、親子游戲,情感交流,家庭出游等,過程中多發掘孩子的優點,多表揚鼓勵,讓孩子擁有自信心,因為能力只有通過肯定才能變成自信!培養孩子理困難的能力,幫助孩子掌握使自己變得快樂的本領。此外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做些使他們恢復心情的活動,如聽音樂、閱讀書籍、逛街、與朋友交流等。
五、多讓孩子親近大自然,并帶孩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
對孩子來說,大自然充滿了神奇的力量,無論是風雪、雷雨,還是花開、葉落,都可以從中發掘到很多快樂,學習到很多知識。例如,和孩子們一起游泳、爬山、劃船等,使孩子體察和感受自然界千萬種奧秘,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無所畏懼、勇于犧牲的冒險精神,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各項感官能力、觀察能力、反應能力。此外,家長還可以帶孩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不僅有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促進親子關系。
六、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氣氛,讓孩子身心愉快
有資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心理更健康也更擁有快樂的能力。家庭的氣氛、成員間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一個充滿愛意、關懷的溫暖家庭,必然會培養一個快樂的孩子,愉快的性格形成主要得益于父母所創造的環境。幫助孩子找到持久快樂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家長自己生活得快樂,讓孩子快樂首先是家長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知足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