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讀到兩篇文章挺有感觸的,意思都差不多,主要觀點是:
公司應該只招聘「成年人」,他們具有專業性,能自我管理,這樣管理成本是最低的。
我在 ThoughtWorks 服務的兩年間,從未感到被「管理」過。
當我加入「深圳灣」后,CEO 告訴我我需要管理團隊成員時,我身體和內心都是拒絕的。
扁平化只是一個噱頭?
如今幾乎所有互聯網初創公司都在強調「沒有層級,扁平化結構」,然而這只是一個笑話,真正的原因是:「還沒有招到 HR」。
TW 全球總共 3000 多人,號稱只有三個層級:
- Global 管理團隊
- Office 管理團隊
- 其他員工
我從同事那里聽到另一種論調是:「一個決策通過多少個人傳達到你的耳朵里,那就是實際的層級數」。
所以有些人認為還是有隱形的層級的,雖然我確實沒有感受到(可能我太專心做事了)。
我灣 CEO 也不止一次表達過:「扁平化」公司的 CEO 真的好累。
我卻認為累并不是因為扁平化,而是因為她是 C - E - O。
「成年人」不需要管理
前幾天加入了一個聊「成年人」話題的群組,我認為的「成年人」是懂得溝通、反饋、團隊協作,具有職場專業性的人。
我非常認同好的員工不需要管理,當我灣有人要制定「管理條例」時我是極力反對的。
我認為在初創公司,更應該強調的是核心團隊的領導力,價值觀和文化導向。
換句話說,只招聘有共同價值觀、能自我管理的人,才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做事上。
「主管」,是拿來黑的。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灣有了「主管」這么個稱呼。
當大家講到主管時,通常都是不懷好意的,而「主管」們往往會反擊道:「你才是主管,你全家都是主管」。
「問題」員工是一面鏡子
有時候看到一些同事的行為會不舒服。當準備給他們提反饋的時候,我首先會想:「我是不是也存在類似的問題?」
如果有的話,我豈不是會被他們 Challenge?還是先端正自己吧。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Set good example」也是重要的領導力。
所以我也要感謝「問題」員工,他們就像鏡子,幫助我們更好地看清自己。
「管理者」的主要職責是 T 人
我以前認為管理者只需要管「事」,不需要管「人」。
但畢竟「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雖然我們可以嚴卡招聘關,但始終不可能在招聘環節就把一個人了解的那么透徹。
日久見人心,當發現某些個體的行為對團隊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時,就要去跟他溝通,屢教不改的,要果斷清理出去,不然會對其他團隊成員造成傷害。
好吧,我說的是管理微信群的經驗。
Terry 老師說:
管理是一個很復雜的課題,念完 MBA 也只算入門。
以上只是我最近的一些淺薄的感悟,謝謝你的耐心閱讀,真誠地歡迎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