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下課后等待家長)
? ? ? ? 2018年1月19日,小學生已經考完2017-2018第一學年度期末考試!誠然,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日子沒啥特別的,反而對于一些父母來說,這簡直是災難開始的日子,因為寒假開始,又得幫小學生們找輔導班了呀,究竟要報哪一個?而對于不需要報輔導班的家長來說,照顧小孩,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顯然,對于小孩子來說,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寒假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換個地方繼續上課。
小學考試前幾天,去接我家五年級的侄子下晚托班,路上,他問我一個問題,說,“姑姑,你有沒有壓力呀?”
我是在讀大學生,比侄子早放假兩個星期。聽到這個問題之后,我就開玩笑說,“你小小年紀還知道壓力?你有什么壓力嗎?”侄子回答我說,“有啊,學習壓力啊?!币桓崩硭斎坏臉幼樱謳еc心累的語氣。
我非常震驚。
我97,侄子06年。想我讀書,都是讀完小學才知道有初中,讀完初中才知道有高中,讀完高中才知道還有大學的,我侄子這小子才小學五年級居然就知道有“學習壓力”這個詞!我簡直驚呆啦!究竟是太活潑可愛還是我侄成熟太快?!
不過后來想想,雖然我作為一個95后,但因為生長在農村,小時候生活得也是迷迷糊糊,再加上父母忙于工存,所以也沒有誰嚴格嚴肅的教導我要認真學習,努力做“別人家的孩子”什么的,因而我過的反倒挺自由自在的。
反觀我侄兒,在城市上學,小小年紀生活被他爹媽嚴格管束,用來作比較的孩子也很多。雖然只是上了晚托班,沒有參加輔導班,但是奈何有我這樣一個姑姑,雖然沒有上輔導班,但放假在家的日子過得就像是在上輔導班似的,并不輕松。
想起我一次去接晚托班的侄子時看到的狀況:一堆的家長守在學校門口,抬首盼望,蓄勢待發,就等著學校鈴一響就沖進孩子教室接孩子……
(晚托班下課前,一群父母守在學校門前)
這個時代的父母對孩子總是報有很大的期盼,希望孩子“十項全能”似的學這樣會那樣,講的好聽是希望孩子不會落在別人背后,實則孩子已經成了父母攀比的工具,“我的孩子會這個”,“我的孩子在XX比賽中獲得了XX獎”已經成了父母們交談內容。
我很慶幸我的父母只是一對樸實的農民,在我成長的時間里讓我能充分享受自由成長的樂趣。
當然了,我們不能枉顧父母對于我們的殷切盼望,但是同時我們也期待,父母們不要忽視我們懇切的目光:給孩子們多一點成長的空間。
請不要讓那僅12歲的孩子承受壓力了,在這個原本應該連“壓力”的詞都不知道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