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南審,晨昏的交替,傾聽蒲公英花開的顫動,邂逅愛情最初和最后的身影。十佳歌手、草地音樂,期待你的聲音;“民謠在路上”、“草原音樂節”,等待你的身影……
“你在南方的艷陽里大雪紛飛,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如果天黑之前來得及,我要忘了你的眼睛……”多少人在聽完馬頔的這首《南山南》后又偷偷紅了眼眶。簡單的旋律、走心的歌詞、真實的人聲、細膩的吉他……這些都可以組成一首簡單的民謠。這涼涼的吟唱好似一貼撫慰心靈的良藥,這便是民謠的魅力。
? ? ? ? ? ?民謠,文藝音樂之光
民謠自古就有,從字面上拆開解釋,就是民間流傳的歌謠。“民間”、“歌謠”,聽到這兩個詞便像是有一股清涼的山間樂符向你涌流而來。民謠表現著一個民族的感情與習尚,因此各有其獨特的音階與情調。中國民謠的纏綿悱惻,十足展現著中國人強烈的民族氣質與色彩。
當代民謠根源于中國傳統民謠,由于受到流行音樂的影響,在創作中越來越多地融入了流行與搖滾樂的制作形式和除主流吉他外的器樂。但在內容創作、歌詞格式等方面依然保持著傳統民謠的印記。
此外還有新民謠,雖然這還是個模糊的概念,但受到不少文藝愛好者、學者們的期待。地下民謠、打工工人樂團、草根音樂節等便是大家記憶中熟悉的新民謠。對此我們想到的是一種城市平民化的音樂風格與一種現場做音樂的的氣質。幾樣簡單的彈撥樂器、半改編半原創的調子、幾行平白的歌詞,便是新民謠給人最直接的印象。
? ? ? ? ? ?窮極一生,只為追隨民謠的夢
(1)通俗的詞句,深刻的人文哲理
偏于白話的現代民謠,足夠的通俗易懂,沒有華麗的詞藻堆砌。例如《莉莉安》中“她發現孤獨的人/準備動身/于是就禱告著黃昏/直到夜里/她轉頭聽見/悲傷的嗚咽/一個善良的女子/長發垂肩/她已跟隨黃昏/來臨/翠綠的衣裳在爐火中/化為灰燼/升起火焰/一直燒到黎明/”單純質樸但又耐人尋味的歌詞,宛若一首現代詩溫暖而強烈地打動了聽者的心。現代民謠的創作者也越來越重視歌詞對生活的記錄和感悟,平實的語言拉近了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一個人的時候,如果聽聽那些如詩的民謠,一定會隨著那緩緩的旋律陷入深深的回憶。
(2)簡單的曲調,朗朗上口的節奏
為了突出歌詞的清晰度,現代民謠在節奏和旋律線條上都不復雜,以自然音為主。崇尚自然的曲調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合轍押韻的韻律感,很適合譜曲,使用的調式以大小調為主。《斑馬,斑馬》中宋東野深沉有力的嗓音,加上大提琴的低沉綿厚,吉他的圓潤亮透,和音哀婉憂傷。讓人一聽就感覺到這里有一個故事要講,一個歷經滄桑、悲傷又溫情的故事。內心的迷惘如月光覆蓋住目光所及的一切,路上的人行色匆匆,想到有人為我唱過這首歌,忍不住流下熱淚。
(3)淳樸的表現方式,鮮明的個性
受美國民謠的影響,當中國民謠開始發展時,吉他就已作為民謠的主要伴奏樂器。隨手拿起一把吉他從白天唱到黑夜,其表達的真摯情感與樸實情懷與其他種類的流行音樂相比更具個性。校園民謠因為其清新、純真的特點,所以基本是以不插電的原聲樂器為伴奏。親切自然的演唱方式,用略帶憂郁的聲音唱出對校園生活的向往與懷念。此外,現代民謠還抒發著個人對生活、社會最本真的思索。無論是創作還是表演都體現著創作人強烈的主觀意識,原創的精神是他們永遠不可復制的標志。
? ? ? ? ? ?中國大地上民謠的故事
70代中期,校園民謠在臺灣興起,發展迅速成為當時的主流。從1974年到1980年的頂峰期,臺灣共產生了300多首校園民謠,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羅大佑的《童年》。大陸校園民謠的產生,最為直接、深遠的影響來自臺灣的校園民謠。此后,由于種種原因,臺灣校園民謠高潮漸漸低落。好在,在這之后誕生了另一種音樂,它們被稱為:新民謠。
這個詞是盲人歌手周云蓬自己創立的,他們的歌有過去校園民謠沖淡的感覺,卻又少不了搖滾樂中的憤怒和人文關懷。起初,這種音樂形式被人稱作民謠,但后來不少人把它和校園民謠相混淆甚至等同。為了將這種新生的音樂與過去的校園民謠相區分,周云蓬提出了“新民謠”的概念,用以闡釋這些來自社會中下層人士蘊含著濃厚的現實氣息卻又沉穩厚重的新音樂。
蘇陽便是如此。雖然披著搖滾樂隊的殼,但他卻把寧夏銀川的土話音樂獻唱給了城市的人。他改編西北民歌,用吉他呈現了中國西北民間生活。他并非是簡單地給中國民歌一個西方的模式,而是做到了讓這兩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這不僅是懷舊和遙遠的民歌表演,而是一種超越了舊風格的新音樂。
? ? ? ? ? ?那些音樂人和他們的民謠
第一次聽《南方姑娘》這首歌時,我腦海中立刻浮現出了一個干凈的大男孩,手里抱著一把簡陋的吉他,在十幾平米的北方四合院小房,在盛夏蟲鳴喧囂的黑夜里唱,在冬季昏黃彌散的燈光下唱,唱著自己最真實的信仰,唱著自己最心愛的那個姑娘。
“北方的村莊住著一個南方的姑娘/她總是喜歡穿著帶花的裙子站在路旁/她的話不多但笑起來是那么平靜悠揚/她柔弱的眼神里裝的是什么 是思念的憂傷/南方的小鎮陰雨的冬天沒有北方冷/她不需要臃腫的棉衣去遮蓋她似水的面容/她在來去的街頭留下影子芳香才會某然的心痛/眨眼的時間芳香已飄散影子已不見……”
南方姑娘,你說今天你就要回到你的家鄉。
明亮的歌詞,傷感的伴奏,壓抑而又誠摯的感情,很想知道各位看到這句歌詞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也許有愛情,有思鄉,有夢想。
趙雷的歌是一種樸素的,沒有技巧雕刻的,素雅的歌曲。偶然間聽到的這首歌曲,不論是歌詞還是旋律都一種哀傷,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注解。我想,這應該是一個溫柔細膩,清麗優雅的南方姑娘。好像那時候喜歡一個人,內心里想過給她全世界。那種隨時要失去的擁有,便是做夢都會覺得心里酸酸的。好像怎么抓也抓不住,清冽的湖、灰藍的天、透過指尖冰涼的雨,還有她。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懷戀南方了,懷念潮濕的土地,蔥郁的盛夏,覆雪的暖冬,還有她。
? ? ? ? ? ?孤獨的吟唱者,此生不換的信仰
民謠在其社會音樂風格的形成過程中,人們積蓄的不僅僅是美學上的共識,還有人文觀念的共識和變革。如同周云蓬所說,新民謠的發展“更像是螞蟻搬家,一點一滴日久見人心”。中國的民謠,正以一種情感滲透的方式影響著越來越多的聽眾們,依舊小眾,卻不再籍籍無名。
在霓虹閃爍的不眠之夜堆疊的年代,孤獨的人啊抱起吉他獨自彈唱到午夜
在聲音太過龐雜,卻也分外微弱的年代,歌唱的人啊愈發渴求回聲
他們寂靜地失落、赤誠地信仰,他們孤獨地歌唱
他們唱著雞毛蒜皮的生活,唱著肉體政治精神……
他們靜靜地悶騷,他們慢慢地內秀
他們是中國當代民謠歌手——萬曉利、李志、周云蓬、宋冬野……
不管你來自鄉野、城市抑或海外,這些無關緊要
當我們為那些以時髦轟炸耳朵的音樂買單,他們、他們的音樂,仍沒有丟掉情懷
他們就像平淡日子里的刺,讓你刺痛讓你清醒,讓你悲傷卻也讓你懂得何為喜悅
這就是中國大地上的民謠,他們的故事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