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導演1991年的作品,據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片中最令人好奇的同時也是張導的用心之處,是老爺從未以正臉示人,此時無人勝有人,剝削和壓迫來自于無形而不是某個具象的人,老爺象征著封建社會王權的威嚴,等級的森嚴,又像是西方文化中莊嚴而神圣的“命運”,操控著一切,從這個角度來看,電影語言是高于文本的。
? 為了營造出封閉壓抑的氛圍,影片拍攝環境單一,僅為陳家一個大宅院,即使是三太太梅珊與高醫生在城里偷情,也只有梅珊被拖進大院的畫面。縱觀全影,一個高頻詞便是“規矩”,從深諳世事的管家和三位太太到本影的主角,受過現代教育的大學生,頌蓮,在經歷勾心斗角,宮廷法則后也變得滿口規矩。在一個陰森恐怖,暗藏殺機的封建大院,為了一席之地,四個女人上演了一部宮心計,有死有瘋,她們,是被規矩禁錮的女人,是犧牲在封建禮制下的女人。
? ? ? 頌蓮――被磨蝕的女人
? ? ?
? 影片開頭,便是頌蓮這樣一副幾近靜止的畫面,淚眼婆娑,似乎暗示著她悲劇的結局。她在和繼母對話,同意嫁給有錢人家,內心卻是滿滿的不甘。繼母沒有鏡頭,她不需要有,因為她只是一個象征,來自封建社會的父為子綱。
? ? 她穿著白上衣黑裙子,白長襪黑鞋子,扎著兩個麻花大辮,洋溢著學生的清純氣息。沒有坐花轎,也沒讓管家提箱子,她反感這些。一進陳家大院,她滿眼還是自尊和不屑,可是鏡頭中的她又是那么渺小,她的背景是一個方形,人嵌在方形中,形成一個“囚”字,暗示著她將囚禁于這深宅大院,結尾頌蓮發了瘋,又穿上學生裝在大院里徘徊來徘徊去,可就是怎么也走不出去。
? ?大宅幽深,陰沉森嚴,她走了幾步,便從樓上傳來了管家的聲音,她抬頭仰視著,似乎這提醒著她在這個大院里男權的至高無上。她穿過一扇又一扇門,這些是她要走一輩子的路。進院之初,她甚至無所適從。抬燈入院,點火,懸掛,一老一少,動作嫻熟。幾個奴婢走進來,講著“按府上的規矩”,洗腳,錘腳,更衣。院落幽深的藍色,映著大紅燈籠,宛如暗藏的殺機。她緊張地等待著老爺的到來,可這個男人并不愛她,“提著燈籠,把頭抬起來”,他甚至不愿意走到她的身邊,和她同屏出現。新婚之夜,老爺被搶走,對著鏡子,她仿佛看見了自己長長的寂寞。她畢竟太年輕,不知這里的處事法則,甚至還妄想打破“規矩”,最后得到的是老爺離去的背影,當錘腳的聲音響起,她的腳開始發癢,心開始躁動,她發現她已經習慣了,飯桌上的套路使她發現,她愛的菠菜豆腐和三太太的荷葉粉蒸肉,取決于昨晚哪院點燈;二太太指使自己的丫鬟雁兒所做的布偶事件,給她猛的一擊,她必須要斗爭,她開始慢慢蛻變。假懷孕,用剪刀剪二太太耳朵,都是不高明的做法,換來的只是永久的封燈。
? ? ?她也曾渴望自由,屋頂上時常有她的身影,因為那里是最接近自由的地方,可也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有人說她太蠢,葬送了雁兒和梅珊的生命,也讓半瘋的自己永遠囚禁在那幽深大院里,見證著一個又一個如她一般的n太太,可這真的是她的錯嗎,要怪只能怪毒害人的封建禮制,它才是扭曲人性的罪魁禍首。
? ? 二太太――明爭暗棄
?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在新婚當夜搶老爺,用餐時最后一個出場,頌蓮自然和她樹敵,表面上的爭只是一種保護色,實際上她過得最自我,她已經經歷了頌蓮的徘徊,用自己的方式在陳府立足,煩悶的時候便自我沉迷地在院子屋頂上自我欣賞,她追求自己的愛情,以致香消玉殞,即便被頌蓮指出,她也很灑脫無畏,“我現在就去找張醫生看你們能把我怎么樣!”“你想聽?了我不想唱了”這是她的生活態度,她在規矩之中,又在規矩之外,她不恪守規矩,而是一個沿著警戒線小心翼翼走的人。
? ? ? 三太太――最后的“贏家”
? ? 可能有人會和我的感覺一樣,在得知滿身是針的寫著頌蓮的布偶上的字是三太太卓云寫的之后,不禁頭皮發麻。從第一天頌蓮請安的和言善目,“善意”地提醒梅珊的“刁”,到殷勤地送衣裳,單純的頌蓮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她八面玲瓏,耳聽八方又心狠手辣,她講的話完全可以編成一本書――《說話的藝術》,頌蓮假懷孕要求把飯菜送到四院,她漫不經心地對大太太說“大姐,你當初懷飛浦的時候,也這樣么?”這時梅珊生氣地說了句“哼,下回要是我懷上了,也要把飯菜送到三院去。”“三妹,四妹耍耍性子就算了,你也這么不懂事嗎?”,就這兩句話既指出頌蓮在給她們臉色看,讓大姐對之不滿,又指出梅珊的任性,并且還是個和事佬的模樣,論講話,我只服三太太。最后,梅珊死了,頌蓮瘋了,只剩下毫無競爭力的風燭殘年的大太太和互相算計的勝利者。可,這算計哪來的盡頭呢?
? ? ?雁兒――欲望與堅持
? ? ?她,可憐又可恨。作為奴婢,她不甘,看著新來的四太太,她搶過洗手的臉盆,預示著她們會陷入老爺的爭奪。她過早地成熟了,渴望愛情,渴望權利,望著眼前的四太太,她恨,她想,她和眼前的這女子有什么區別,為什么要來搶我的位置,像《上陽白發人》中的女子,把一生未見君容歸咎為貴妃之過。
? ? ? 她是那么大膽地追求愛情,被頌蓮看到和老爺偷歡,老爺手忙腳亂,她卻是那么地從容不迫,氣昂昂地走出房間,仿佛做了一件多么大義凜然的好事。
? ? ? ? 她是多么有傲骨。為了殺雞給猴看,頌蓮揭發了雁兒偷點燈籠的秘密,她跪在紅燈籠燃燒的火焰前,寒天凍地的大雪里,在這冰火兩重天的折磨中,她也不愿認錯,她覺得她哪里來的錯,做做夢也不許嗎?雁兒,不怪你,只能怪你生不逢時,“奴婢就是奴婢,太太就是太太”,除非你先廢了這森嚴的等級制度。
? ? ? 她因疾而終了。
? ? 鮮明各異的女性形象,都在控訴著封建時代的罪惡。
? ? 這部電影是我讀懂的最多也是張導作品里的經典之作,除了人物演繹的成功,以白黑紅藍為主色調的色彩,長鏡頭遠景近景構圖的選取,強烈的對比等藝術手法,值得觀看學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