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藍皮書中的調查顯示,約三成90后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一年后,居住面積不足20平方米,但相對于面積的大小,他們更希望提高生活質量。這些更看重個人價值的90后大學畢業生,可能成為“不買房一代”。這個調查的可信度是多少?
又是一年畢業季,各公司都迎來了應屆畢業的小青年們,畢業就面臨被趕出學校,所以大伙們最近都忙著討論租房和買房的事。小青是今年的市場營銷應屆畢業生,她天資聰慧,悟性較高,在工作上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在大家都大片哀嚎房價太貴買不起的時候,她提出了一些觀點:“90后難道就沒有買房的夢想嗎?房價貴買不起是事實,但也要看在哪里買,什么時候買,買多大面積才夠住,為追求獨立自由,我覺得90后以后肯定會買房。”
不爭的事實是,有數據顯示在面對購房的情況上,90后畢業生仍然是剛性需求,在他們當中,有20%家庭條件支持,通過父母及家庭贊助買房;30%接受先苦后甜,“為了買房,愿意降低生活質量”;另有50%的90后畢業生,因為買不起且供不起房,所以暫時不考慮購房。
這里并不是說每個90后都會買房,大部分只是暫時不考慮,未來也許因為家庭或其他因素不再買房的現象,在70后、80后的身上也同樣出現,現在我們先來看看買了房的90后通過什么途徑買了房的,以下是經過針對身邊90后進行的調查結果:
1、安于421的家庭模式,未來居住不成問題
如今的90后,大多是獨生子女,正如小青的同學小如,她告訴我們,目前家里有4位老人身體都健康,2位家長忙于工作,加上獨生子女的他們,剛畢業不會選擇離開父母獨自在外奮斗,所以家中的房子,4位老人有2套房,而父母有1套房,她愿意住哪里,生活模式都可以自由切換。所以類似這種家庭情況,畢業后選擇留在父母身邊的子女,家里已經有房了,未來居住不成問題,他們還繼續買房的意義是什么?
小青講述完這個案例后,她說,小如的問題是,她跟父母住,就要面對他們的念念叨叨,還有各種相親和催婚,要跟4位老人住,就要忍受隔代的寵愛和不自由,雖然確實不需要考慮買房問題,但是小如需要犧牲自己的個性和追求自由的夢想。
2、接受工作中更高挑戰,房價高先請求家人贊助買房
科技發展,各項技術不斷進步,物價都在上漲了,房價因為城鎮化而飆升,90后這一代人成長于這種新環境,無論是買房還是消化新知識,相對70后、80后來說,他們的生存安全感都要高于前兩者,目前所處的社會,不再是以往的物質匱乏、吃了上頓沒下頓、知識傳播緊靠報紙和書信,而是不愁吃穿、但求情懷、接受挑戰。
90后身上天生具有一種敢于嘗試的精神,容易接受新事物。小青最先接受的是銷售崗位,經過3個月銷售實習期,因公司人才儲備,再讓她轉做3個月策劃實習期,實習期結束,她便可選擇自己喜歡的崗位,最終她選擇了策劃。原因是,她認為銷售也有挑戰性,面對的是客戶,好的態度和專業經驗積累,傳播中只要得到認可和信任,就能做到優秀。而策劃,對她來說要更上一層,需要有全局觀,點線面各方知識的對接,讓她能夠更清晰知道每個階段該做什么事,策劃的道路會走得更長遠。
所以,現在的社會和企業,更具有包容心,90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看中的不是眼前利益,而是未來的職業規劃。對于購房,小青表示,可以接受暫時的居無定所,先租房讓自己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再跟家里商量,目前房價貴自己沒有辦法承擔,可以請求家人贊助買一套小loft公寓。
3、讓自己“玩”出名堂,買房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現在無論是身邊的例子,還是電視上看到的訪談,現在的年輕人,工作機會多,創新能力強,因為從小不受房貸和車貸壓力,很多90后屬于敢想敢干的有為青年。一個朋友的表妹,大學畢業后,不找公司實習,直接去學美容美發,半年后,開始通過微信微博及自媒體方式,宣傳自己的心得和經驗,不到1年就不斷接單,現在月薪收入是1-2萬,雖然不算穩定,但是一年下來,總體收入比朋友的還多,所以她感嘆:“真的不如現在的這些90后了!”
有些玩自拍玩出個性、有些玩旅行自媒體玩出名,現在的90后,充滿了各種可能,對他們來說,買房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
所以再回頭想想,為什么這么多90后要買房?
買房,是為了有獨立自由空間
買房,想有婚前財產
買房,為了不當“月光族”
有房,家庭才有歸屬感
被高房價“趕上架”
?……
隨著90后群體購買力的不斷增強,其實買房需求也逐漸提升,他們已然成為拉動房地產市場的一股重要力量,他們有著屬于自己的房子夢,不過,置業也要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房子,減輕支付壓力實為明智之舉。
?【免責聲明】本文屬本作者原創,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如果您有什么不同的意見和觀點,歡迎大家吐槽、收藏或轉發,以上數據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