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會犯了很多錯誤,并讓人們失望了。”
身在意大利羅馬的紅衣主教佩爾(George Pell)在視頻連線中,接受了澳洲皇家委員會(Royal Commission)有關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牧師性侵兒童案件的質詢,他在證詞中這樣承認。
觀看電影《聚焦》似乎是極其認真的。反反復復的看。導演湯姆·麥卡錫用手中的鏡頭作為武器,捍衛著世界的良知和正義。
《聚焦》改編自真實事件,該片根據《波士頓環球報》中一篇新聞改編,以美國神職人員奸污和猥褻兒童的丑聞為背景,講述了幾位記者為了找出事實真相歷經艱難的過程。
整個電影沒有渲染悲壯氣氛,沒有刻意去強調“對”與“錯”,對于這種長期集體性行為為何掩蓋給予了很多思考,從旁觀者的角度一絲不茍的刻畫了整個調查的細節,語言嚴謹,基調緩慢。用事實的陳述和訪問對方來表達每個人內心承受的壓力和當事人的決心。
??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女記者敲開了老神父的門,質問他是否有過性侵兒童,老神父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點頭確認。
直到神父的妹妹出來后對話在此戛然而止。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位老神父在他漫長的成長歲月中,竟然覺得神父“性侵”兒童,是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從小被灌輸的觀念中,家長老師會教我們“對”與“錯”之分。而老師家長這樣的人物身份在孩子的眼中就是權威。很顯然,他們說的、做的、所認知的世界在今后的歲月中會無時無刻滲透在我們的成長世界中,毋庸置疑。
而教育的強大抑或可怕便是,讓我們根深蒂固地相信著一些事情,在認知中覺得這是“對”的事情。
但歸根結底,我們自身會對事情本身,有過思考嗎?
很顯然,沒有。
信仰之所以是信仰,它的認知理性而深刻,不會輕易被推翻。
??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情,更沒有完美的人。
或許我們能做的,便是意識并且認識到這個世界并非非黑即白,還有太多的灰色地帶。而引領我們向前的,更是對事物的反思和思考。而在這種思考之下的態度,更會是今后一往無前的決心。
就像巴倫所說的:
“對于我來說,報道這樣的新聞,才是我們從事這個行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