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房子裝修,關心起了空間整理收納這件事情,從手邊有的書開始,重新看佐藤可士和的超級整理術,感覺所有龜毛的頂尖的收納整理大師都出自日本,作者的神奇之處在于,他是一位設計師,藝術家,他的整理要服務于他的工作,他需要整理自己物品,思緒,工作,同時幫助客戶整理自己的思緒,弄清楚方向目標才能更好的工作。
書還沒看完,先整理了一部分他關于空間整理的做法,在空間上,感覺是日本慣用性冷淡風格,偌大的辦公室,只有凳子椅子,其他東西去哪里了呢?
讓作者從目的開始,為了規避工作中出現的風險并提高工作效率,作者覺得東西一定要整齊收納,這還不是關鍵,一定要知道每樣東西放在哪里。
從公文包開始,以前作者會帶公文包出門,但是現在不會了,他通過自己的篩選方式整理出一定要帶在身上的東西,并每天都要檢查更新,解放雙手。
辦公環境上,文具類要有固定位置,固定數量,定期清理,只留必須。文件數據只留最終版本。準備柜子作為臨時避難所,但是請注意,這不是為了給那些沒分類舍不得丟掉的物品,而是給那些暫時不知如何分類的物品。同時仿照虛擬環境,他的公司設有大的架子和箱子,分門別類裝不同的文件。
在虛擬環境上,每個檔案夾打開的數量不能超過10次,命名要統一,泛用性高,可以一直仿照這個命名給很多文件用。展示沒有分類的也會給到一個自由空間,作為臨時避難所。
對于空間環境的整理基本就是這樣,等我下周再整理對于其他的整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