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陜師大的食堂,不由得眼前一亮: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大,能容下近千人同時吃飯;第二是干凈整潔,偌大的飯堂一塵不染;第三是飯菜不僅多種多樣,還物美價廉,味道可口。
聽介紹說陜師大雁塔校區共有三個食堂,學子食府、墨香齋和園丁面食屋,其中有兩個還分上下層。一般一樓是大食堂,品種多樣,花樣翻新。這里的包子,餅類著實不錯,特色的雞肉面也是南北咸宜,洋芋叉叉很是正宗,涼皮的辣椒很足,還有關東煮……二樓的是現做的面食、蓋飯、米粉、小吃之類的,西安的各色美食大都吃得到,而且給的量足夠。黃燜雞和鴨子,鹵肉飯和照燒雞腿套餐還有瓦罐湯,非常富有特色。食堂盡可能的協調南北的口味,為了最大化滿足大家的口腹之欲也是下足了功夫,這里的食堂一直是公認的西安高校的美食殿堂。我們今天來到的食堂是學子食府,是這兒最大的食堂。
我挨個看了各個窗口的美食,一邊贊嘆,一邊趕緊排隊打了一份愛吃的飯,找了座位坐下吃了起來。在后來的幾天時間里,上完課以后,我們都會在這里尋找我們愛吃的美食享受一番。
吃了早飯,急忙趕往上課的地方。一路上,遇到在校園里不少晨練的人,有跑步的,有打球的,有練劍的、還有跳舞的;有老的、有少的。男男女女,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做著自己喜歡的運動。
走過近半個校園,來到了上課的大禮堂。已經有不少的老師已經坐在禮堂等待上課。
8:30,在老師們的期待中開班典禮正式開始。
開班典禮上,陜西師范大學劉東風院長介紹了陜師大的歷史概況、辦學情況,介紹了本次培訓的課程設置及培訓安排。接著三門峽市教育局副局長楊偉建為大會做了致辭。楊局長進一步強調了培訓目的,要求參訓教師要嚴守紀律、用心學習,并要學以致用。楊局長還強調,要學習三個方面: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知識。要求與會老師們帶著責任學、運用方法學習精髓、下功夫學,通過培訓有效促進專業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
開班儀式后,我們首先聆聽了陜西文理大學教育學院楊泳教授的《教師核心素養養成》的精彩講座。楊泳教授從宏觀角度講解了教師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并對教師核心素養的架構和要素做了比較詳盡的解讀。楊泳教授結合生活實際,深入淺出地講解深深地吸引著老師們。與會的老師們邊聽邊記筆記,恨不得把楊泳教授的講解都裝進腦子里。生動形象地講解使老師們忘記了室外四十一度的高溫,忘記了酷暑。
下午,由陜師大遠程教育教育學院國培計劃專家楊繼順教授做了《關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幾點思考》的講座。主要從學術研究方面對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進行了講解說明。縱觀第一天的學習內容,關鍵詞是“核心素養”。對教師來說,主要有三大素養:教書育人的教育信仰,融合創新的信息素養以及獨具一格的創新素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3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
作為教師,只有詳細地了解、用心地把握自身的核心素養和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才能更加目標明確,才能“行至千里,足下生輝”。
第二天的培訓,在陜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王淑蘭的《教師心理健康與維護》的講解中拉開了帷幕。心理健康,世界矚目。教師心理健康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和難題。楊教授首先對心理健康進行了簡述,接著從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教師心理健康的價值、當前教師心理健康的狀況與成因三個方面對教師心理健康進行了解讀。從中我感受到:教師心理健康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一個必要條件;教師心理健康是自身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一個條件;教師心理健康關系到社會文明的發展。我們要做職業態度積極、熱愛學生、氣質協調、性格樂觀開朗、悅納自我、自尊自信、意志堅定、有良好人際關系和健康體魄的老師。馬曉琴教授的對中小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探討,讓我學到了小學生經常出現的各種各類心理問題的應對及治療方法,讓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