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約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國人發明了蒸餾法,從此,白酒成為中國人飲用的主要酒類。酒滲透于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與中國酒文化一樣久遠的是中國酒桌上的勸酒、酗酒等丑陋文化,稱之為中國酒桌文化,是酒文化發展過程中形成的畸型陋習。
自此可以看出,勸酒、酗酒,確不在酒文化之中。
中國的飲酒禮儀體現了對飲酒人的尊重。誰是主人,誰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順序。敬酒時要從主人開始敬,主人不敬完,別人是沒有資格敬的,如果亂了次序是要受罰的。
作為一種物質文化,酒的形態多種多樣,其發展歷程與經濟發展史同步,而酒又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還具有精神文化價值。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它體現在社會政治生活、文學藝術乃至人的人生態度、審美情趣等諸多方面。在這個意義上講,飲酒不是就飲酒而飲酒,它也是在飲文化。
醬香型
又稱茅香型,以貴州省仁懷市的茅臺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為原料。
清香型
又稱汾香型,以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的汾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梁等谷物為原料,以大麥和豌豆制成的中溫大曲為糖化發酵劑。
濃香型
又稱瀘香型、窖香刑。以四川瀘州老窖大曲酒為典型代表。
米香型
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的三花酒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大米為主要原料,以大米制成的小曲為糖比發酵劑,不加輔料。
鳳香型
以陜西鳳翔的西鳳酒為典刑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粱為原料。
兼香型
以湖北宜昌的西陵特曲為典型代表。這種香型的白酒,以高粱為原料,以小麥制成的中、高溫大曲、或以麩曲和產酯酵母為糖化發酵劑。
其它香型
除了以上 6種主要香型的白酒外,采用獨特工藝釀制而成的獨特香味白酒,均稱為其它香型。因為這種香型的酒品繁多,沒有特定要求,只規定有共性要求.如酒質要無色,或微黃、透明,有舒適的獨特香氣,香味協調,醇和味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