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同學微信上寫文章,寫得不錯——其實是很好。沒事還會嘚瑟每天漲了多少粉。我看了幾篇,一開始沒啥感覺,后來發現她越寫越多,越寫越好,有些還是我想說但不怎么會表達的。然后我開始羨慕,后來就變成了嫉妒。本來常常寫點評論的,后來也不樂意寫了。她讓我關注她的公眾號再寫評語我也不積極,只關注,沒有轉載。我假裝不會弄的樣子——雖然真的不是很會弄,但我知道能弄好。還開始裝作沒那么感興趣,開始挑刺,想著寫得還湊合,但就是太冗長了——其實人家只是內容決定形式而已。
我都能感覺到自己不情不愿的小心眼兒。有這種心眼時表情一定也很丑。
覺得打開方式有點兒不對,我一向自詡不是小氣的人,為什么會這樣?
反省一下。首先我們都是女的(不得不承認,女的這樣的多),其次我們倆學習差不多(多少年的事了都),最后我也愛寫點東西(風格完全不一樣,但這個是重點原因)。
這都什么破理由。
但我就是嫉妒了,還不肯承認,錯誤加倍。
我們多年不見,沒有任何利益沖突,甚至還是很好的朋友,我卻如此一番心境,可見我也不是多么大氣的人。可是我不要做小氣的人。于是我決定做點什么。
我仔細的再次查看了她的文章,心平氣和的轉載到我的朋友圈,挑了幾篇認真寫了評語——我知道我贏了,我打敗了自己心里的小怪獸。
我發現自己好開心。
承認錯誤的過程有點艱難,有點不想這么做,覺得又沒人知道根本沒必要這么老實嘛。但一旦直面自己的心,感覺蠻爽的。
從此我又可以理直氣壯的假裝好人了。
自己幸福的時候,得知朋友的不幸,會很自然的安慰。但得知朋友的成功不能跟他一起高興,這不算真正的朋友;
自己不幸的時候,得知朋友的幸福,能感到是一種安慰,此朋友可視為親人。
《來自星星的你》中,有這樣一幕,千頌伊對所謂好友劉世美說,看到別人比你爬的高,不是說我也要去那里,而是對別人說,下來吧下來吧,也到這泥潭里吧。而我不會到這個泥潭,陷入每天嫉妒別人的泥潭。
劉世美非常震驚——她理應震驚。
女人的嫉妒心真是摧毀性的——但摧毀的是自己。
只有拋開一切私心雜念,才有內心純凈的可能,而內心純凈對一個母親來說尤其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做到,然后不用怎樣刻意教育,你的一舉一動自然會潛移默化到孩子身上。
這真是條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