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介紹:我叫尤麗秀,2014年進入保險行業,目前有八年的時間了,之前一直是在平安做代理人,在平安保持著鉆石會員等級,也達成了MDRT和IDA龍獎。
接下來我介紹一下最近成交的這個客戶,3萬*10年的增額終身壽。客戶是我在平安的老客戶,因手上有理財到期了,然后有朋友給她推介了收益6%-8%的p2p理財產品,客戶發過來問我,覺得這個產品怎么樣?我沒有直接回答產品本身,我反問客戶,你覺得這個怎么樣呢?客戶回答是:收益挺吸引的,就是不知道安不安全?我接著問客戶:你這個錢的理財目標是什么呢?客戶說我就是覺得銀行理財收益太低,想找個比銀行收益高的,但是本金安全的理財。我抓住客戶對安全的重視程度,跟客戶不斷灌輸,用舉例的方式講了去年工行4點多的理財都兌付不了等等,然后將增額終身壽的特點(收益所見即所得,安全剛兌等)跟客戶溝通后,就直接成交了,沒有異議。
? ? 說一說我為什么轉型做經紀人,從兩個方面來講,第一個方面是我自己,我在2019年,2020年不斷有客戶拿一些產品過來問我,這產品怎么樣,那產品怎么樣,基本上都是我沒接觸過的公司,反而是國壽,友邦,太平等公司的產品對比的話,我基本都可以拿下,而一些不知名,不起眼的公司產品我幾乎都拿不下來,的確對比后我覺得產品挺不錯的,價格也很不錯,我會讓客戶就去買這個產品(我知道我不讓他去買也是徒勞)不止一個客戶說過同樣的話:小尤,要是你也可以賣這個產品就好了,我愿意跟你成交,我信任你這個人。這是在我心里埋下的種子……第二個方面,關乎客戶的,我開始深入了解了保險經紀人跟代理人的區別后,我發現最大的受益者是客戶,當然我也會跟著受益,之所以說客戶是最大受益者,是因為客戶在購買保險的前端——匹配產品上有主動挑選權,而不是被動接受一家的產品,如果身體不是標體,就必須接受加費,拒保等條件,如果是多家保險公司可以挑選,那么拒保的可能可以加費承保或者除外承保,除外的可能不除外,加費的可能不加費……這是客戶真正的受益,其次是投保后的理賠服務,一旦有糾紛發生,代理人和客戶就算真正的聯手,也無法對抗保險公司這個法人,需要有機構和機構之間的公平對話,這也是客戶的切身利益得到保護的點。
以上兩點我發現了如果我轉型經紀人,對客戶的好處多過對我自己的好處,我立刻不糾結了,打開我心門的是利他的思維方式,再聽了王鵬總的COP后,我被明亞的愿景和使命吸引了,我希望保險行業越來越好的路上有我出的一份力!
轉型的時候我做了什么?
我提前三個月開始通知我的客戶,我要轉型的事,在廣州的客戶我都去面見,我的第一個面見的客戶給我巨大的信心,我把上面我為什么轉型的初衷告知客戶,他特別支持我,為我高興,并且說我早就應該出來以這個身份干保險了,我為之受到了鼓舞,心里踏實很多,于是一個接一個的客戶開始面見,不能見的我就打電話告知,然后發一段文字。所有告知的客戶里都是鼓勵我,恭喜我的,除了三個客戶,有一點疑慮和擔心,但是我沒有過多的說服客戶,只說了一句:客戶任何保險方面需要我的幫助的,都找我,我會一如既往幫他解決。后來這三個客戶里面有一個客戶出險,我這個月幫他辦了理賠,他很滿意,且說現在踏實了,放心了,準備加保。
轉型后我做了什么?
5月11號我拿到了明亞工號后,我把之前給客戶打電話告知的信息在個人公眾號上寫了一封致老客戶的信,告知他們我已經正式成為經紀人了,并且告訴客戶我會用現在的身份更加努力的好好做,繼續更專業的服務他們。
然后我為老客戶做保單年檢表,客觀分析現有的保單保障內容,查漏補缺,我從意外險,醫療險等入手,原有的意外險可以做一些替換,醫療險做中端升級等等。
每個月的月初和月中我都會提醒一次老客戶續保(我在離開原來主體公司前,把所有老客戶數據留底了)讓老客戶切實感受到我在換成了經紀人后,他的服務不受影響,反而更好。特別有理賠的客戶,我在時效方面會追得很緊,爭取客戶在最快的時間拿到理賠款。
在朋友圈,公眾號,視頻號等渠道,我不斷輸出自己,讓客戶看到我轉型后做得更上一層樓了,我會展示我的不間斷學習,我的業績,榮譽,我的理賠,我幫助陌生客戶拒賠翻盤等等的內容。
明亞的學習內容特別多。我認為對于新人,要有一個明確的認知,不要被各種學習淹沒了,必須要知道自己缺什么,優勢是什么,而不是盲目的為了學習而學習,我自己在儲蓄險銷售薄弱,我會不斷反復聽儲蓄險的課程,然后我會拿出去實踐,去客戶那里輸出,有用的我會多次應用。
這是一份十分自由的工作,需要我們有極強的自律性,我會在每個月的最后兩天,制作下個月的工作計劃表,打印出來,會在工作月的首周列出準客戶名單,制定目標,新人期的最低要求是經紀人職級。然后把目標細化到每一周。
我做的不足的地方在于視頻號和公眾號輸出不夠多,頻率不穩定,接下來我需要改進這一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新人分享,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