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是改革開放后,企業標準化變革的榜樣。
被拍成電影《首席執行官》,被寫成書籍《海爾中國造》。高峰時,每年幾十萬企業家去海爾參觀學習。方法都懂,就是做不到,原因只有兩個:你的企業不是海爾;你不是張瑞敏。
探索七年,讀書幾百本,聽課過百天,我發現家庭教育最適合的理念,應該是領導力。
教養孩子跟領導企業有很大相似度,都是沒有標準答案,充滿變化和挑戰。
新時代,家庭教育的困惑。世界變化,世界觀和價值觀也跟著變化。但骨子里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改變不易。
鐵腕不好,應該“溫柔而堅定”,知易行難。懂了很多道理,依然做不好帶娃這件事。
行為科學的三步回路:目標-行為-反饋。目標導向行為,正反饋加強,負反饋調整。道理很簡單,一旦養成行為習慣,威力巨大。
一.一分鐘目標:精準、有力。
1.共同制定目標、標準和期限
共同兩個字非常重要,要尊重、公平和引導,有兩個小技巧,家庭會議和啟發式提問。
2.每個目標單獨列一張紙,寫下來
單獨列一張紙,簡單明確,明確就是力量。寫下來,不僅提醒自己,也可以提醒領導者。行為要有成效,領導者比執行者重要100倍。
3.每天審視幾分鐘,檢查行為與目標是否一致
執行者審視,領導者同樣要審視。海爾和麥當勞的5S管理,更關注執行者的直屬領導,而不是執行者本身,最好每周一次例行-家庭會議,總結上一周的成果和問題,以及討論解決方案。
多用啟發式提問。真正的大師都是善于提問,而不僅僅善于講解。孔子、蘇格拉底,都很擅長提問。
教育孩子的一個核心,是幫助他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能夠自己找方法、找答案,并能去實踐。這個過程,就需要領導的引導和協助。通過提問,讓孩子找到問題和解決方法,并鼓勵他去實踐。
二.一分鐘贊賞:發現美,說出來
1.發現對方做對了什么
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發現。在生活中,我們更習慣去發現不足,而不是美。心理學上有一個“關注放大原理”,關注什么,什么就被放大。確定目標以后,多關注跟目標一致的行為。
2.明確告訴孩子,這件事“對”在哪里。
關于贊美和鼓勵,現在有很多爭議,其實他們的核心,在于發心和表達方法,發自內心的欣賞,去發現美,很明確的表達出來,告訴對方具體哪里做的好,甚至,為什么要說這個地方做的好。
3.告訴對方,這件事情做對,你感到非常高興
喜歡被人認可,是人類的本能,尤其是被自己的父母或喜歡的人,慷慨的告訴對方,這件事你感到很開心。
行為心理學上有個重要的定理,關注放大原理,關注什么,什么就會放大。經常關注對方做的不好的地方,不好就會放大,這就是負面加強效應,另一種說法叫貼標簽,那我們就多給對方正面加強,貼正向標簽。
三:一分鐘指正,實事求是,對事不對人
1.錯誤發生,立即進行指正
兩個要點,第一是立即,第二是注意情緒。及時反饋是最有效果的,但要注意彼此的情緒,先調整自己和對方的情緒,再進行指正。NLP里面有一個觀點,先狀態再解決問題,這是符合效果的,所以不要被立即兩個字給欺騙。
2.確認事實,具體分析錯在哪里
確認事實非常重要,一定要具體客觀,雙方通過,但是又不要太“刻意”復述,否則孩子會反感,簡單輕松,具體客觀的,確認一遍剛剛的事實,然后分析,這件事情錯在哪里。
3.說出對結果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你的感受
為什么,就是尊重的力量,不能只告訴別人結果,還要告訴為什么,尤其是,這樣做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同時告訴對方,這樣做你有什么感受,描述你的感受,要態度堅定,但是不要太嚴厲,太過嚴厲,對方就會心門關閉,接受不到有效的信息
這三個步驟,都有一個核心,就是要指向未來。人,是最有價值的投資。人,是最有價值的投資。這個“人”,包括我們的孩子以及我們自己。對孩子的花費,就能看出我們父母都能級。花費錢、花費時間,花費精氣神。三種投資結果是完全不同的,三個步驟雖然簡單,但要做好,需要投入精氣神。
明確就是力量。一分鐘經理人的三個步驟:目標-贊賞-指正。每一個環節,都要做到明確。因為只有明確,才能產生力量。
產生明確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問自己,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這三個問題反復考證,非常明確以后。說出來的話,就會簡單、清晰、有力量。所以這個過程,不僅僅是對孩子的教育,也是對我們自己的提升,領導力本來就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
家庭領導力的三個習慣。領導力是一種行為,而不僅僅是一種關系。行為的最高級是習慣,自動自發,第一反應。
一家人,一起養成這三個小習慣。一分鐘目標、一分鐘贊賞、一分鐘指正。
個人與家庭,都會越來越幸福、高效。
? ? ? ? ? ?出書訓練營,第18天作業,邢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