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二級營養(yǎng)師傅蓉
又到了吃荔枝的季節(jié),這不618的時候掌門一口氣買了好幾斤妃子笑。真的好吃呀!難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古人曾把荔枝寫做“離支”就是割去枝丫的意思。指的是這種水果不能離開枝葉,想要保鮮期長就要連枝割下。
白居易在《荔枝日序》中也說:“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則香味盡去久”
所以得益于今天那么強大的物流配送,我們才可以吃到很新鮮的荔枝。因為新鮮自然好吃,因為好吃忍不住就會多吃。
但說到貪吃估計誰也比不幾百年前的蘇東坡他老人家吧,有詩為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蘇軾《惠州一絕》)
天嚕啦!有哪個逆天的吃貨一天干掉了300顆荔枝,那會發(fā)生什么?
三百顆荔枝啥概念?掌門買了五斤荔枝也就七八十顆吧,同比估算一下得有二十余斤吧……乖乖,根據(jù)臨床經(jīng)驗表明,只要連續(xù)食用1000-2000克(約65-130顆)荔枝就有可能引發(fā)不適癥狀。一天三百顆?別說撐都撐不下呀!
我曾親眼目睹一個喜歡吃荔枝的朋友,吃完一袋兩斤左右的荔枝后立馬流鼻血的。
民間早有一顆荔枝三把火的說法。所以,要么是蘇東坡有獨門秘笈,要么就是他太夸大了!
可是為何荔枝容易上火呢?
先說荔枝的好處吧:
中醫(yī)里說荔枝本身味甘、酸、性溫,入心、脾、肝經(jīng);可止呃逆,止腹瀉,有補腦健身,開胃益脾,促進食欲,生津理氣止痛之功效。干品能補元氣,為產(chǎn)婦及老弱補品。
而營養(yǎng)學上指出荔枝營養(yǎng)豐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質(zhì)、脂肪以及維生素A、B、C等,并含葉酸、精氨酸、色氨酸等各種營養(yǎng)素,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荔枝還有營養(yǎng)腦細胞,改善失眠、健忘、多夢,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延緩衰老等作用。
而壞處最出名的就是吃多了會上火。
要解釋清楚荔枝為何會上火,就先得說什么是上火?
上火:比如嘴里長了小泡、有潰瘍,牙齒疼痛、牙齦出血,咽喉干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干燥、鼻出血、痤瘡…這些我們常見的癥狀都算是上火表現(xiàn)。這是很有中國特色的中醫(yī)說法。
如果對應西醫(yī)那應該就是炎癥。
也就是發(fā)炎,它的英文單詞是Inflammation,是由[Inflame]衍生而成,而Inflame可以看作=[in]+[flame],翻過來就是在火內(nèi)。
我有個朋友告訴我在德語里醫(yī)學上“發(fā)炎” 是:entzünden這個詞另一個譯為:點燃,著火。
再來看西醫(yī)里炎癥的表現(xiàn):它是機體對于刺激的一種防御反應,表現(xiàn)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可見上火和發(fā)炎是如出一轍的。
那么有什么導致炎癥呢?在炎癥中有一類叫滲出性炎癥。
這讓我忽然想到了在學食品學時一個名詞:糖漬!就是利用了高含糖量液體濃度大的高滲原理來保藏食物,比如蜜餞就是這個生產(chǎn)工藝。
那這和荔枝有啥關系?
既然高含糖量會導致高滲性,而鮮荔枝的含糖量很高,最高可達 17% 左右。荔枝的甜在于它存儲的是大量果糖,果糖的甜度是蔗糖的1.7倍,而葡萄糖的甜度只有蔗糖的74%。可知果糖真的很甜!
當一次性連續(xù)大量進食荔枝后就會攝入過量高糖分,使血糖上升速度太快不僅發(fā)生“高滲性昏迷”,而且高血糖也會促進炎癥反應發(fā)展。這便是上火了!
一般說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不宜超過300克(10個左右),兒童吃3-4粒即可。多食高糖會增加肝臟負擔,令肝火上升,喉干舌燥,嚴重的會引起惡心、四肢無力、暈眩等不適。
那問題來了,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是只是夸大描寫還是他真有辦法可避免上火呢?
據(jù)說在惠州當?shù)氐睦笾@流傳個說法:蘇東坡來到嶺南(廣東惠州)由于語言不通聽茬了,結果把客家話:“一啖荔枝三把火”變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顆,”所以,讀蘇東坡的詩啊,一定要用廣東恵州的客家話。
掌門用在線方言客家話翻譯了一下,還真有點這發(fā)音。
如果真是這樣,那掌門可就放心了。
其實,想要吃荔枝不上火,最關鍵的是保證體內(nèi)的血糖濃度。
有說,吃淡鹽水泡過的荔枝不容易上火,事實上,淡鹽水很難滲透進荔枝殼,就算是鹽分進去了,也不會對荔枝的成分有影響,更不會提高體內(nèi)的血糖濃度。
還有說:吃荔枝時,把剝開果殼后的一層薄薄白膜,和肉一起吃下去不上火。或者吃完荔枝后,把荔枝蒂部凹進果肉白色蒂狀部吃掉,這樣連吃2-3顆,也可以有效防止上火。
掌門嘗了一下那白膜,澀澀的有絲苦。雖沒找到典籍明確記載,但中醫(yī)里苦味有清火的作用。
而古籍中記載的是新鮮的荔枝葉、荔枝殼煮水喝,可防治吃荔枝上火。據(jù)《綱目》載:“痘瘡出發(fā)不爽快,煎湯飲之;又解荔枝熱,浸水飲。”這水的口味很像青草茶,也有點苦澀。
還有就是將采摘下來的新鮮荔枝用容器盛載,沉于水井或放于冷泉(水)中,隔夜取食,可不上火。且能化燥氣而能補陰。
掌門小時住的地方確實有夏季用井水浸泡瓜果來祛暑清火的。
除了上火吃荔枝過多還會有其它壞處,比如空腹食用會刺激胃黏膜,會出現(xiàn)胃痛胃脹。比如大量進食荔枝容易吃飽就會吃不下飯,很容易引發(fā)突發(fā)性低血糖癥,出現(xiàn)頭暈、口渴、惡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現(xiàn)象,嚴重者會發(fā)生昏迷、抽搐、心律不齊等。甚至還有吃完荔枝后被查出酒駕的事情發(fā)生,而且,吃得越多,酒精測試儀測定的酒精濃度可能也越高。
所以綜上來看,都是一次吃了太多。
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控制一次吃荔枝的量,不能影響正常飲食,來降低肝臟轉(zhuǎn)化果糖的負擔。同時,吃一些面包、餅干等淀粉類食物,這樣就能保證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避免上火。
實際上,健康飲食的一大理念就是“均衡”指每種食物都適量吃、不多吃。我國最新膳食寶塔推薦成人每天吃水果 200~350克。
而且,荔枝成熟的季節(jié),恰逢入夏濕熱,細菌容易滋生,人體的抵抗力也會變差,這個時期也是人體脾胃不適,免疫力下降等多發(fā)時期,每年都有因過量吃荔枝去看醫(yī)生的報道。
所以,荔枝雖好也不要貪吃,悠著點吧!正所謂過猶不及!-end-圖片來自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