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閑暇時光看了經(jīng)典的電影《觸不可及》,也有很多的譯本叫做《無法觸碰》、《二次呼吸》,看完電影的時候,我一直在想,觸不可及?那么觸不可及的是什么?無法觸碰,什么無法觸碰?二次呼吸,為什么是二次呼吸呢?
我想應該是人心吧。影片是改編自真實的故事,家財萬貫的富翁在一次跳傘事故中頭部以下全部癱瘓,想要尋找一個護工;而另一位男主是剛出獄想要領取一份失業(yè)保險金,必須集齊三個應聘不成功的簽字。影片中富翁最終選擇了這個看起來各方面條件都不合適的護工,護工常常忽略富翁的殘疾,甚至會開玩笑。富翁也其樂融融地享受這幽默和快樂。護工給了富翁以尊。嚴,富翁給予護工以認可,兩個人更是跨越階級成為了好朋友。
影片的開始就是富翁不喜歡新來的護工,拒絕很多基本護理,管家無奈之下找來之前的護工,護工帶著富翁,開上豪車,一路狂飆去放松心情。還有后來護工帶著富翁去做自己最喜歡的跳傘運動,沒有太多關(guān)于危險的警告,只是由著性子讓殘疾的富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尊重和理解富翁,沒有絲毫的憐憫和同情。
重度殘疾的富翁內(nèi)心是有著一顆自卑之心的,雖然自己家財萬貫,但是畢竟自己的身體只有頭部可以活動。交往了數(shù)年的筆友,即便是來到了巴黎即便是約定了見面,結(jié)果還是不敢直面面對。他介意自己的殘疾,害怕別人用有色的眼睛來看自己,有責一顆敏感脆弱的心,但恰好是這個剛出獄的護工,給了富翁平等的理解和包容,完全不把他當成一個重度殘疾的人。像平常人一樣看待和對待他,一起說笑,一起玩鬧,享受生命的美好。
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卻會假借善良之名,其實給別人帶來很多的傷害。過度的去關(guān)注和強調(diào)別人的苦楚,不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放大別人的特別,又或者抱著過度的憐憫和同情,帶給別人不自然和自卑感。這些從本質(zhì)上并沒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和關(guān)心他人,沒有人喜歡同情,就像沒有人喜歡別人的憐憫,生而為人,需要的是別人的尊重和給自己的尊嚴。
當然除了兩位男主人公超越階級的友情,也可以看到護工非常熱愛生活,喜歡RAP,喜歡舞蹈,疼惜和孝順自己的養(yǎng)母,也關(guān)心自己的兄弟姐妹。對于愛情也有著自己的向往和不懈追求,對于富翁秘書的直接表白簡直是個耿直的boy,當然因為他的熱情和樂觀也促成了管家和園丁的愛情,促成了富翁和筆友的相依相伴。很多他以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什么絲襪、什么護理,還有跳傘,從最初絕不接受,到最后自己坦然接受,是對自己的突破。
而富翁,即使自己在重度殘疾的情況下沒有放棄生活下去的勇氣,也沒有整日自怨自艾,而是一樣樂觀的生活著。在自己只有頭部能動的情況下,還堅持用嘴銜著木棍翻書、閱讀;還有對于跳傘的熱愛,即使跳傘給自己帶來了命運的轉(zhuǎn)變,是自己人生的災難,但也不放棄內(nèi)心的執(zhí)著,沒有任何陰影,依然喜歡那份擁抱藍天的自由~
人心深處最樸素最真實的善良,觸不可及也觸而可及,這部影片很感人。也很佩服導演會啟用一個黑人演員,無數(shù)個黑夜的鏡頭下,我看到一處黑的發(fā)亮的光點,還有一排整齊的白牙...
值得反復看的電影,贊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