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優秀的外國電影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比如《當幸福來敲門》《鋼琴家》《美麗心靈》《辛德勒的名單》《忠犬八公的故事》《觸不可及》等等,要說這些都是好電影,但從觀影感受來說,《美麗心靈》不大好看,我自己感覺最有樂趣的是《觸不可及》。
法國電影善于用溫情動人,既有笑點,又讓人感覺溫暖,還有那種極具特色的文藝腔調,從強大的原聲音樂就可見一斑。
電影講述一位白人富翁(菲利普)因跳傘而癱瘓,只剩頭部還能動,想要招聘一位全職看護,應聘者很多,幾乎都是有護理經驗的專業人員,而其中一個高大健壯的黑人小伙(德瑞斯)與他們截然不同,他對護理一竅不通,只是想被解雇后好去領失業救濟金。然而富翁偏偏選中了他,準備試用一個月。
德瑞斯起初對癱瘓的菲利普又是嫌棄又是嘲笑,出了不少差錯,但慢慢地他們越來越融洽,這個隨性不羈的黑小伙讓菲利普過上了全新的生活。他推著輪椅上的菲利普去呼吸巴黎凌晨的新鮮空氣,拖著他的輪椅去打雪仗,找小姐按摩,吸煙、吃巧克力,甚至把菲利普放到跑車副駕駛座位上一起聽著勁爆音樂和警察飆車。他幾乎根本不把菲利普當殘疾人,和他任意開玩笑,不帶一絲憐憫,而這也正是菲利普最看重的。
除此之外,德瑞斯對菲利普最大的幫助是慫恿他與心儀的女筆友電話聯系并互相交換照片,雖然在臨近見面的最后時刻,菲利普因不愿對方看到坐在輪椅上的自己而臨陣脫逃,但德瑞斯主張的直白表達方式促進了這一對筆友關系的發展。
德瑞斯后來因為要照顧家庭而搬離了條件優越的豪宅,身邊沒有了德瑞斯的菲利普變得脾氣暴躁,他不喜歡其他人的護理方式。
德瑞斯終于來看望老朋友,給憔悴邋遢的菲利普刮了胡子并繼續肆無忌憚地開玩笑。
他帶菲利普來到餐廳,提前偷偷約好了那位女筆友,貼心地安排好他們第一次會面。
電影最后這一段特別打動人,如果之前都是被法國人的幽默逗笑,那么到結尾真是要被感動落淚。扮演菲利普的演員實在好演技,只靠眼神表情就撐起了一部很棒的影片。
當他看到心儀的佳人翩翩而至,那時的驚訝、喜悅、感動,所有的百感交集都在表情上呈現出來,他看向窗外,德瑞斯正朝他揮手,此時鋼琴聲又響起,實在是絕妙至極!
這部電影從一開始飆車之前的鋼琴曲到跳傘時的音樂直到最后鋼琴又響起,不管是古典音樂還是動感舞曲,幾乎處處出彩,與情節影像配搭合理,簡直是熠熠生輝又珠聯璧合!
結尾出字幕時出現了原型人物,小伙不是影片中演員那種純正的黑人,坐在輪椅上的富翁倒確實紳士派頭。
扮演菲利普的演員長得很像《雨人》里湯姆克魯斯的哥哥達斯汀霍夫曼,他們都是扮演殘障角色,而且都演技了得。
我猜很多人都像我一樣喜歡看菲利普抿著嘴笑起來的樣子,特別好看,顯得謙恭善良又頗具紳士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