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有幸參加了BM廣州營的共讀《刻意練習》活動。在課堂上,三位導師的分享讓我們受益良多。他們原來都和我們一樣,是不起眼的普通人,好像也沒什么特別的天賦。可是,他們都因某種機緣,通過刻意練習,成為了各自領域里面的大牛。
犬神被大家戲稱為黑狗,是一位PPT大神,能夠做出令人眼花繚亂的PPT動畫;HUGO老師則分享了他在個人形象上的刻意練習,講述了一個普通男人到精致男人的演進史;楊老師則是減肥成功的典型案例,在80天的時間里,通過刻意練習,將大肚子變成了6塊腹肌。
都說成功不可復制,但世上也無絕對,《刻意練習》就用許多普通人的案例,證明了一個道理:普通人通過刻意練習,也可以成為別人眼中的“天才”。
一、什么是刻意練習?本質是什么?
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是一套系統化的學習方法,普通人通過學習這一系列方法,可以提升自己在某種領域的表現與水平。
其本質,就是能夠讓人擁有長時工作記憶,這也是專家和普通人的一個分水嶺。
長時工作記憶又是什么?這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方便大家理解。
就比如說一臺老電腦的運行內存是4G,小明打開了20個程序,電腦的內存一下子被占滿了,結果運行效率越來越低,甚至到最后直接死機了。
而配置高的電腦有16G內存,再加上一塊SSD硬盤,開機只需要5秒鐘。同時,還能夠同時開啟40個程序,保持流暢運行。
這便是小白與專家的區別所在。小白就是4G內存的電腦,不僅跑程序慢,如果多開一些程序,還會卡到崩潰。專家就是16G的高配電腦,程序運行效率高,還能調用SSD作為虛擬內存,多開程序完全無壓力。
書中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夠升級工作記憶的潛力,通過適當的方法,小白也可以成為專家,讓自己的大腦,升級成16G內存的高配電腦。
二、為什么要刻意練習?
俗話說的好,一個人沒有夢想,和咸魚有什么區別?刻意練習法則,就是給想成為專家的人準備的,如果你想將自己的技能提升到新的高度,或者想高效學習新領域的知識,那么,刻意練習的確是一個好方法。
比如你的崗位是文案策劃,那你就需要在文案技能上刻意練習,讓自己有能力去支撐更大更好的商業項目,同時,技能越厲害,客戶越認可你的文案水平,老板就越可能給你升職加薪,同時,也能給你的職業道路增添一抹風采。
除了文案崗位之外,諸如銷售、市場、編程、音樂等等領域,都少不了刻意練習。銷售員想簽更多單,和客戶溝通更順暢,需要練習;市場人員想洞察需求、策劃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也需要刻意練習;程序員想寫出好用的程序,也需要刻意練習;即便是你想追求女生,你也需要了解女生的心理、想法、狀態等等,同時,也要思考如何調動女生的情緒。
無論你想提升什么領域的技能水平,刻意練習都是一套非常高效的方法。
三、想利用刻意練習提升自己,有哪些原則?
1.設定目標和拆解任務
有的人認為,在行業中工作了5年的老鳥,可能會比工作了3年的新人能力更強。但事實并非如此,因為一旦某個人的技能達到了正常水平,在工作中許多事物都可以輕松處理,那么,再多練習幾年,效果也是差別不大。這種現象,作者稱為“天真的練習”,即反復做某件事情,并指望靠這種反復,去提高技能水平。
而“有目的的練習”則不同,它考慮更加周全,更為專注。這種練習的顯著的特點是,需要定義明確的具體目標,將目標拆解成一個個小任務。
在分享課上,HUGO老師將自己的目標定義為“做中國最精致的男人”,這是一個大目標,看起來比較假大空。但是,一旦把這個目標拆解出來,我們會發現實現這個目標,難度并不會太高。
比如,我可以將其拆解成:發型、身材、穿搭、配件等等子目標,這樣,看起來能夠更加接地氣,看起來也更容易達到。
2.走出舒適區,鍛煉大腦的適應能力
舒適區和“天真的練習”是同一個概念,人類的身體有偏愛穩定性的傾向。
如果你的技能達到了一定水準,如果仍然保持原來的訓練強度,那么水平就很容停滯不前。你需要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區外一點,讓身體積極響應外界變化,從而提升表現水平。
楊老師分享了他在減肥行動中的一個挑戰。他在前幾十天中,鍛煉方式以器械訓練為主,這時的減肥效果還不錯,可是到了第60天,他感覺好像止步不前了,體重一直下不來。
這時候,他特意給自己加了2.5公里跑的額外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后,體重又開始慢慢下降了,刻意練習的效果開始顯現。
在這之中,“2.5公里跑步”就是走出舒適區的一個方法,給自己的身體增加一定的負荷,迫使自己突破停滯期。
3.提升心理表征
在本書中,作者認為心理表征是一種心理結構,這種結構在你思考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時,會相對應的顯現出來。
這樣說比較抽象,來舉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我正在解一道數學題,那我腦海中就會浮現出相應的定理、公式、數字等等一系列的細節,幫助我解答這道問題。
分享會中,黑犬跟我們分享了他創建心理表征的故事。黑犬剛到銳普PPT,從事的是設計師的工作,后來經過一番努力,終于轉崗為講師。這時候,他主要擔任的職責就是相關課程的研發和撰寫教材。
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將自己這些年學習PPT的各種套路分好類,并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框架,里面涵蓋了制作PPT所需的工具、設計、內容等等知識,每個小模塊展開,都有海量的條目可以研究。
梳理完這個框架以后,黑犬他已經創建了自己的心理表征,別人只要問關于PPT的問題,他就可以利用這個框架,按圖索驥,直搗黃龍,給出比較合理的建議。
這就是心理表征的強大所在。
4.尋找杰出的案例或導師,得到有效反饋
想要取得刻意練習的成果,還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從他們的指引中快速提升。社會發展到今天,人類的每項知識和技能,都積累了許多書籍案例,我們借助這些“導師”,能夠快速掌握一門技能的核心概念。
不僅如此,在案例和導師的指引下,你還能夠快速得到正確的反饋,明白自己的缺陷,同時加以改進。
曾老師是一名演講達人,她在大學時期,發掘出了自己對臺上演講的興趣。自己也抓住機會,擔任主持人、電臺播音等職位,在這個過程中,她很幸運結識了自己的演講導師。
這位導師不僅鼓勵她多參加演講活動,還不斷幫助她進行演講訓練,在她犯錯時,及時矯正,快速反饋。曾老師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斷精進演講技能,在大學時期就奪下了許多重量級演講比賽的大獎。
5.投入大量時間,專注練習
文學巨匠魯迅曾說:“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寫作上了!”
這世界上,除了少部分天才外,大部分都是不起眼的普通人。而普通人想要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選手,只能通過大量重復的練習,將知識形成肌肉記憶,如同本能反應一般。
鍛煉技能也同理,我們如果想不斷精進自己的技能,大量專注的練習必不可少。
黑犬老師能夠做出非常酷炫的PPT動畫,那是因為他非常熱愛做PPT。不僅上班工作在做,下班了也在做,在練習的過程中,他積累了許多色彩、排版、工具的知識,日積月累,量變逐漸引發質變,他原來只會做靜態PPT,后來不僅做了一個動畫簡歷PPT,還用PPT給交通局做了一個教育宣傳片,令人驚嘆。
尾巴
在我看來,刻意練習不僅僅是一套卓有成效的方法論,也是一種自我管理的積極態度。在本次分享課上,黑犬、曾老師、HUGO、楊老師都是刻意練習的踐行者,他們勤勤懇懇、謙虛學習、積極向上的態度,讓我獲益良多。
在本次活動中,我們組的小姐姐非常專業,她是小蠻腰分舵的拆書家,畫得一手好思維導圖,兩次幫我們小組贏得獎品,不僅如此,在最后的挑戰關卡,我們在她的統籌下,完成了一副《刻意練習》的視覺導圖:
平時沒想到,自己的筆記也能做得這么美,心理便開始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坦言說,在這次分享上,不僅能夠認識許多牛B的小伙伴,也能讓自己深入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以后改進的方向,希望下一次的活動,能夠更加精彩,更加大開眼界。
最后,來放一張我們的大合照,我們的營長美人非常可愛和負責,不僅能和大家一起玩,還為活動的組織策劃盡心盡力,能有這么一個營長,我們真的太幸福了,哈哈。
文丨煎魚小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