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遠打電話給獵頭英子說要離職的時候,英子沒說什么,只是覺得惋惜。
有人說,你的人脈里至少有一下構成:醫生、律師、HR。如果你在上班,那么你人脈里除了HR,也至少再有名獵頭,因為獵頭連接了無數的資源。英子很幸運了組在了路遠的人脈圈里。為何用了幸運這倆字?因為這路遠,不管是在獵頭那里,還是在公司里面絕對是一個香餑餑,下附簡介。
路遠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碩士,25歲碩士畢業,有2家名企工作經歷。第一家是研究所,第二家是外企,離職時崗位都是高級硬件工程師,技術也過硬,基本上都干滿了5年。今年35歲,在北京已安家,有房有車,孩子目前7歲,工作經驗滿打滿算10年。
工作描述:當初一畢業就在研究所工作,工作5年之后,想學習的都學習了,就想換個薪資更高的工作。就被挖到了一家外企做工程師,外企的工作環境特別好,工作內容也特別滿意,薪資也說的過去。這時候,誘惑來了:某知名的大公司——國內絕對叫得上的大公司,挖他去做硬件工程師。正趕上這兩年這家大公司風頭正盛,路遠覺得是個機會,而且薪資也特別具有吸引力,他剛買了房子,孩子要上學,加上那家公司發展確實不錯,就去了。結果不盡人意,用路遠的話說:跟我剛畢業的時候工作一樣,等我真的熬到項目經理了,這家公司又提倡給年輕人機會,很有可能被勸退提前退休。
按照正常人的理解:路遠這么好的條件,加上10年工作經驗,這不是機會多多,選擇多多嗎?
其實不然。剛畢業前5年,是人生的學習與積累期,這時候跳槽幾乎自己稍微注意就行,因為一般跳槽的原因有2點,這點HR基本上都可以接受的:
1、同家單位薪資給的是有限的,即使伴隨著升職,薪資也不會有巨大的突破。
2、在一家單位呆滿5年,其實應該換個環境,因為外面的環境已經不是你想象的那個樣子了,5年的時間,幾乎下面的人都已經上來了,老舊的環境充斥著新人的想法,許多新的管理經驗及模式已經開始盛行。
但是在第二家單位干滿5年的時候,想要換工作就要特別慎重。
因為這時候你已經滿10年工作經驗,跟5年前、10年前的你自己相比,你自己成長都有一個巨大的質的飛躍——最簡單的體現是你這時候已經是一個管理者或者資深崗位。
這時候新單位對你的要求已經不是剛畢業或者5年前對你的要求那樣,會以一個非常高的標準要求你:如果是技術崗,會考察你項目中的亮點以及整個項目中的細節及扮演的角色;如果是管理崗,會考察你溝通協調及整合資源的能力以及管理的實際成果。如果真的是踏踏實實做工作的,基本上沒有多大問題,但是致命的卻是以下這些方面。
1、企業管理方面:大公司,基本上都是成熟的體系,崗位也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這時候求職者需要慎重的是本身崗位的工作內容,不要因為薪資,造成資深崗再去做初級崗這種局面,因為絕對影響自己心理感受及后期工作發展;小公司就要慎重的是企業管理體系方面,管理不規范,職責不清晰,流程不標準,甚至可能同時兼任著高級崗及初級崗的工作。
2、人際交往方面:10年后的你,已經成為前輩。面對這些小年輕,是否有良好的適應性能融入,人與人交往總是需要一定的基礎在,崗位工作并不是將人黏在一起的籌碼,很多時候,一件事情做成是要發揮人際交往的作用。10年幾乎是一個代溝存在的時間差。
3、后期發展方面:你自己的規劃在哪里?是否這份跳槽的機會能成為你以后發展的一個向上跳躍的基石?
路遠從來沒想過這么多,在英子跟他溝通這些的時候,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很后悔沒一直在那家外企堅持,當初為了錢跳槽真的太不理智
現在怎么辦呢?
故事的結局
其實,也沒有特別的辦法。很多人離職的原因其實無非就是馬云說的說的兩種:心里憋屈、錢不到位。其他的具體離職原因不過是這兩者的延伸。何況一個人打了離職的想法以后,最后肯定會離職,所以現在,路遠仍然再找工作,工作機會很多,但是遇上特別合適的其實還是可遇不可求,合適的機會也不知道會不會存在,選擇一家新單位,要面對的問題很多,要磨合的也很多。希望每一個在35歲要離職像路遠的你,能遇上一個合適的機會。
有職業困惑可以咨詢知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