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國企職工家庭,不擅歌舞不喜運動的女生似乎最大的愛好就是讀閑書,雖家中沒有幾冊藏書,但年少時廠里工會的圖書室卻給了我廣闊的閱讀空間,那些用稚嫩筆跡摘錄了書中大段精彩文字的硬面抄至今還有厚厚一摞,那些省下生活費在書攤租書回宿舍打著電筒夜讀的場景成為學生時代鮮活的記憶,所以頗能理解一個人對書的饑渴。在收到朋友饋贈給達達書窩的一些臺灣版本書籍時,我對這本由呂玉嬋翻譯、木馬文化出版的《偷書賊》充滿了好奇,急切地想要知道書究竟有什么魔力讓小女孩成為一個賊,更想要了解書究竟賦予她怎樣的勇氣和力量去直面傷痛。
跟之前讀過的《島》類似,兩書都是在宏大歷史背景下著眼于小人物的故事。當代澳洲小說界獲獎最多的作家馬格斯 ? 朱薩克在《偷書賊》中,以死神的視角為讀者講述了二戰時期的德國小女孩莉賽爾憑借閱讀和文字的力量勇敢面對苦難生活的感人故事。對比戰爭的殘酷,再三幸存的莉賽爾在書籍構筑的奇妙世界中得到庇護,讓死神也為之驚訝:“為什么人類一面展現暴虐的殺戮,一面又有發自內心的的關愛呢?”
9歲的莉賽爾對于生父的記憶只是“共產主義份子”這個奇怪的稱呼,被走投無路的生母送往慕尼黑遠郊的寄養家庭途中,親眼目睹了弟弟的死亡,在埋葬弟弟的墓園里撿到的《掘墓工人手冊》伴隨她來到墨沁鎮貧困的天堂街。善良溫和會彈手風琴的養父漢斯 ? 休柏曼為了讓每晚從弟弟死去畫面的惡夢中驚醒的莉賽爾安眠,開始為她朗讀手冊內容,并教她識字,此后,書成為貧窮生活中比食物更讓她難以抗拒的東西。從圣誕節養父母送給她的兩本書,到墨沁鎮希特勒誕辰祝壽營火中偷來的《聳聳肩》,還有因躲避納粹藏在家里地下室的猶太拳擊手麥克斯 ? 凡登堡在《我的奮斗》書頁上刷上油漆后為她手繪的兩本書《監看者》和《抖字手》,以及從鎮長夫人依爾莎 ? 赫曼的書房陸續偷來的《吹哨客》、《夢的挑夫》、《黑暗之歌》、《杜登大辭典》、《最后的人間陌路人》等書,直至最后她每天夜里在地下室的煤油燈下用鉛筆寫著自己的故事《偷書賊》……這些書伴隨著莉賽爾的成長,溫暖著她的心靈,也讓小小年紀的她幫助了周圍同樣承受苦難的人。她讀書給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麥克斯聽,一直到因病昏睡的逃亡者健康狀況轉好;她為遭受空襲時躲入防空洞的街坊鄰居朗讀,安撫了戰爭中恐慌的人心;她將自己的故事記下來寫成《偷書賊》,死神看到后也不禁思考“人類的文字與故事怎么可以這么具有毀滅性,又同時這么光輝呢?”莉賽爾寫道:“我討厭文字,我也喜愛文字。我希望我發揮了文字的力量。”誠然,文字真的擁有平息傷痕拯救靈魂的力量,有了書,一切的苦難都不再是絕望。
書籍是《偷書賊》的主線,莉賽爾擁有的十余本書構成了全書的篇章脈絡,但讀完這個以戰爭和死亡作為背景的故事之后感受更多的還有貫穿始終的溫情和愛。寄養家庭雖然貧窮卻擁有富足的精神和溫暖的人性,身材高挑眼里散發出和藹銀色光芒的養父漢斯 ? 修柏曼在莉賽爾從惡夢中醒來時陪著她,教她識字,教她卷煙卷,彈手風琴給她聽,收留逃亡的猶太拳擊手麥克斯 ? 凡登堡,在街頭把面包拿給將死的猶太老人后被士兵鞭打,被納粹征召入伍之際告訴女兒空襲時在防空洞要繼續念書……言語粗魯的養母羅莎 ? 修柏曼總是動不動就咆哮怒吼掄起木勺打人,實則有一顆善良溫柔的心,莉賽爾剛到天堂街在家門口哭泣時她對馬路上圍觀的人大罵“你們這些屁眼在看什么看啊?”,猶太人抵達家里的第一天她毫不遲疑地接納并提供食物,當在地下室昏睡多日的麥克斯終于醒來時她迫不及待來到學校在大吵大鬧的偽裝下偷偷告訴莉賽爾這個好消息,漢斯上前線后在月光下靜默地緊緊抱著丈夫的手風琴,小心翼翼在床墊的裂縫中藏好麥克斯為女兒繪制的涂鴉本《抖字手》,那個又矮又胖身材像衣柜面龐像起皺硬紙板的女人,“你那時好美好美,媽媽”。
莉賽爾有近一半的書都偷自鎮長夫人依爾莎 ? 赫曼的書房,蒼白而孤獨的她裝作沒有看見在元首誕辰營火中偷書的人,在失子之痛中煎熬卻容許小女孩在自己和兒子一起念書的書房里出入,故意打開書房窗戶給偷書賊可乘之機,刻意讓小女孩偷去的《杜登大辭典》中夾雜著寫給她的信,特意將圣誕節的餅干留在書桌上,上門送給莉賽爾黑色的本子鼓勵她自己寫一本書,直至天堂街夷為平地后收養小女孩。在書房里那些承載著喪子悲慟的書籍中,她與偷書賊互相慰籍,成為彼此鼓起精神的療藥。
莉賽爾的溫情故事中當然還少不了住在隔壁那個青春兇猛生命怒放的男孩魯迪 ? 史坦納。把自己用煤炭涂黑像杰西 ? 歐文斯一樣在運動場上奔跑,站在齊腰深的冰冷河水里追著一本書跑,差點被納粹選入特訓學校當成精英公民培養卻憎恨希特勒,偷偷把面包屑灑在前往達考集中營必經之路上幫助饑餓的猶太人,將微笑的泰迪熊玩具放在瀕死的敵軍飛行員懷中……那個在體育場、在裁縫店、在偷蘋果的郊外,在青年團幫助同伴被體罰后,甚至在睡夢中總是一次次幻想得到他最愛的女孩子的吻卻在走入墳墓之前都沒能如愿的男孩,當莉賽爾抱著轟炸中殞命的魯迪,“看著他已無生氣的臉龐,接著親吻了她最好的朋友……兩人的牙齒在天堂街毀滅的世界中相撞。”
讀完《偷書賊》,讓我看到讀書能在身處困境時找到自我救贖的道路,文字能讓血肉之軀擁有對抗苦痛的力量;更讓我明白即使是滿目瘡痍的生活和殘酷戰爭的浩劫,人性和良知永遠光芒四射,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