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上一章:不肖子孫
推薦作品:在細微之處潛移默化——我眼中的英倫
將賀蘭繼宗整死以后,叱干裕祿算是出了一口惡氣。在他的計劃里,下一步就是說服艾能奇出兵,殺死叱干裕德,奪得土司之位。
叱干裕祿對艾能奇說:“賀蘭繼宗還有個弟弟,名叫賀蘭承宗。這次沒有找到他,那一定是帶著天王權璽跑了。他不會去別的地方,一定是去叱干裕德的山寨了。現在應該趁熱打鐵,繼續進兵。否則再讓賀蘭承宗跑掉的話,那么天王權璽可就難找了。”
艾能奇聽從了叱干裕祿的建議。于是發兵一千五百,由叱干裕祿為向導,殺向叱干家的山寨。艾能奇自持有叱干裕祿引導,又手握精兵,認為一個土著山寨何足掛齒。誰知行至石崖口,遭到了土兵的伏擊。
土兵人數不多,但是行蹤隱蔽。他們占據有利地形,以弓箭、石塊攻擊。加之此地山險林茂,大西軍一時間也弄不清有多少敵人,頓時陣腳大亂。艾能奇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損兵二百有余,只得鎩羽而歸。
原來是賀蘭承宗到了山寨后,訴說叱干裕祿領兵去莊園討糧餉一事。叱干裕德聞聽,頓時感覺此事兇多吉少。他立刻派三百土兵,在通往山寨的必經之路石崖口設下埋伏,以防不測。此舉非常及時,使得山寨躲過了一劫。
叱干裕德對賀蘭承宗說:“雖然此戰小勝,但不是長久之計。大西軍絕對不甘心失敗,肯定會卷土重來。叱干裕祿又熟悉山寨的情況,由他領路,山寨危矣。”
賀蘭承宗問道:“我也是這么想,不能坐以待斃。不過有什么好辦法嗎?”
叱干裕德說:“現在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撤離此處,避開大西軍鋒芒。”
賀蘭承宗說:“山寨男女老幼三四千人,一時間怕不好執行。而且山高林密,我們扶老攜幼,行動非常不便。如果被他們追上,可就麻煩了。”
叱干裕德笑道:“不管怎樣,總比呆在這里等死要強。大西軍入川不久,有許多的事情要處理,還有很多的敵人要對付。絕不會為我們這個小小的山寨而興師動眾。況且我們熟悉地形,他們初來乍到。只要我們領著他們在山里轉幾圈,他們就會吃不消的。我分析,最多一個月,大西軍必會因為糧草不濟而撤退。”
賀蘭承宗說:“看來也只有這樣了。為了我,害得你們東躲西藏,實在是過意不去。”
叱干裕德說道:“你說得哪里話來。沒有你,叱干裕祿也一樣會來。我們也是為了自保。”
于是叱干裕德傳令,全寨老少收拾細軟、帶足糧草,連夜轉移。
艾能奇打了敗仗,非常生氣。
叱干裕祿進言道:“他們偶然打了個小勝仗,必定心驕氣傲,我們可以趁機偷襲。我還知道一條路,可繞過石崖口,不過得多行四十里。”
艾能奇聽了叱干裕祿的話,又調集了三千兵馬,由叱干裕祿領路,再次殺奔山寨而來。
這一去可謂暢通無阻,雖然大西軍一路提心吊膽,卻并未碰到一兵一卒的阻攔。待來到山寨,此處早已人去樓空。叱干裕祿也大為驚訝,趕緊說道:“他們此去不會太遠,我們趕緊去追。”
可是艾能奇卻并沒有這個打算。一路之上他看清了此地的山川地貌,深知慣于平原作戰的大西軍兵在此沒有用武之地。如果跟當地土人在山里周旋,太得不償失。
于是對叱干裕祿說:“現在山寨已經拿下來了,你就在這里當你的土司吧,我沒工夫奉陪了。”遂領兵而還。
叱干裕祿看著空無一人的山寨,半晌沒有說話。最后無法,只得垂頭喪氣的跟著艾能奇回去了。
又過了月余,叱干裕祿賊心不死,又開始勸說艾能奇出兵。此時的艾能奇已經對他沒有了興趣,可又耐不住他的死纏硬磨。于是恨恨的說:“再若不行,我先拿你開刀。”遂派部將張干領兵兩千,隨他而去。
叱干裕德這次沒有防備,山寨被圍時方才警覺。叱干裕祿也覺得如果殺傷過多,對自己日后不利。于是上前喊話道:“賀蘭承宗為大西欽犯,如果把他交出來,大西軍是不會為難大家的。各位父老鄉親,我也是山寨中人,還會騙大家嗎?”
叱干裕德在寨墻上冷笑道:“你的為人我們還不知道嗎?賀蘭承宗就在這里,自己過來領人。”
張干大怒,領兵進攻。山寨雖只有兵卒四百,但全寨軍民同仇敵愾,在叱干裕德的帶領下奮起還擊。張干攻了五天,損失慘重,卻沒有絲毫進展。
山寨內也死傷眾多。賀蘭承宗于心不忍,就要獨自出寨。
叱干裕德言道:“我家出此敗類,只恨當初一時心軟,沒有殺他。此人利欲熏心,毫無廉恥。你就是去了,也難免山寨不保。保全賀蘭一脈是我家祖訓,你若有個閃失,我怎能面對列祖列宗。就是跟他拼個魚死網破,也要保你無恙。”
張干看到如此一個小小山寨卻久攻不下,惱羞成怒。他令軍卒日夜進攻,不得停歇。山寨精壯死傷大半,其余人等疲憊不堪,眼看山寨就要不保。
就在這時,張干卻接到艾能奇一道軍令:“速領軍回營,不得延誤。”
原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入川以來,一直在與明朝在四川的殘余軍隊對抗。南明政權大學士王應熊駐扎遵義,主持對張獻忠作戰。四川巡撫馬干派副將曾英已帶兵攻陷重慶。大西政權岌岌可危,遂調各路兵馬準備迎戰。
山寨因此幸免。叱干裕德心有余悸,對賀蘭承宗說:“他們再來一次,山寨就完了。這里太危險,我派人送你遠走高飛。躲過此一時,再做打算。”
賀蘭承宗不忍,說道:“你我兩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絕不會走,與你們同生共死。”
叱干裕德擺擺手說:“你走了,還可令他們沒有借口,山寨或可因此保存。你盡可放心,我們不會有事的。如果人全死了,叱干裕祿還怎么當土司?你若在此,只會增加我們的負擔,這樣對誰都不利。你還未成家,孤身一人沒有累贅,快快去吧。”
賀蘭承宗見叱干裕德心意已決,只得灑淚而別。
“可是誰又能知道,就此一別,又另生事端。”赤老先生含淚訴說道,“天王權璽還沒有找到,《賀蘭族譜》又丟了。叱干家無能啊!”
“難道賀蘭承宗也失去聯系了嗎?”我急切的問道。
“從此再也沒有見面。送他走的人回來說,他們碰到了‘辮子兵’,兇猛異常。一行人等就此失散了。”赤老先生回答道,“不過人在做、天在看,善惡到頭終有報。那個叱干家的不肖子孫,最終也沒能逃脫應有的懲罰。”
目錄
下一章:惡貫滿盈
推薦作品:在細微之處潛移默化——我眼中的英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