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們先來看個案例:同事小王最近參加了公司組織的《結構思考力》系列培訓課程,感覺受益匪淺。于是想到老婆經常下班回家后,跟他抱怨公司的問題,每次都能說半個多小時,但也沒明白她到底想說什么,老婆還想讓他給一些建議。唉,小王靈機一動就想到:是不是可以跟老婆用結構思考力的方法進行溝通,比如,“老婆,跟你說下這個問題,可以有以下三種辦法來解決:第一……第二……第三……”,還沒等小王說完,就被老婆狠狠的批評了一頓,而且老婆又開始抱怨小王不理解她。
? ? ? ? 小王覺得很冤枉,《結構思考力》課程中很清楚的講解了溝通四個要素,為何到老婆這里不起作用了呢,大家知道為什么嗎?
? ? ? ?是的,結構思考力的方法通常適用于商務環境下,從信息傳遞的角度來看,采用結構化表達是最高效的,但是從情感溝通角度看,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原因很簡單,也許老婆并不是想要解決方法,而只是想找一個傾訴對象呢,哈哈……
? ? ? ? 看到這里,大家一定想搞清楚,什么是結構思考力呢?在明白這個概念之前,我們先回答幾個問題。
第一,溝通時到底是先說原因還是先說結果呢?
? ? ? ? 這個很容易達成共識,當然先說結果。因為在商務溝通中時間比較緊迫,所以一定是先
說結果后說原因更有效率。
第二,溝通時原因能不能被分類呢?
? ? ? ? 當然可以,原因是可以被分類的。比如說跟領導匯報工作,可以根據不同的角色或者時間先后進行分類。
第三,原因能不能被總結概況呢?
? ? ? ? 沒錯,原因是可以總結概括的,且給出肯定的理由支撐結論更有說服力。
第四,原因有先后順序嗎?
? ? ? ?按角色分類的話,原因是可以按照職務順序進行排列,即同類原因中的要素需要按照一
定的順序進行組織。
? ? ? ?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構思考力的四個基本特點,即金字塔原理的四個基本原則:‘結論先行’、‘以下統上’、歸類分組‘、’邏輯遞進‘。這四個基本原則,依次對應前面講到的四個問題。‘論’對應結論先行;‘證’對應以下統上,表示上面的結論是下面理由論證得來的;‘類’對應歸類分組,‘比’對應邏輯遞進,表示各種思想都需要通過對比的方式確定邏輯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