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雜感(二)
1.婆婆和公公在農村做一個小生意:趕集賣一些生活用品。每天早起趕集,散集后收拾攤子。婆婆每年要趕集到年三十。作為兒媳的我,總覺得他們太財迷了,我們一年幾乎不回家,他們應該在家和兒女、孫輩多享受點天倫之樂,況且是在年底,可以給自己放個假的。
但今年我改變了心態,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我應該尊重他們自己的選擇。一切不損害個人和法律規定的行為,都應當被接納。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我們有我們的生活,不要因為對方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
中國的父母和兒女最缺少的就是界限的概念。
另外想到的就是如果我們基督徒有這種執著追求的精神,那么今日教會必定是另一翻景象。我們的信仰一定是積極入世,努力奮斗的;我們的信仰不是消極等待,懼怕世人的.今日之基督徒的生活面貌、精神狀態關乎明日中華民族之去向。
2.婚姻是除了死亡之外我們面臨的第二大最重要的課題。但今日中國婚姻之狀況實在令人擔憂。
過年期間,我們夫妻的親戚中(就是親表弟表妹的那種)至少有三對面臨婚姻解體或是已經解體……婚姻變成了一張沒有任何效力的文書,面對誘惑,很多人沒有經受住。婚姻解體只帶來一個后果:痛苦。無論你承認與否,這都是一個不變的事實。
如果一個基督徒和一個非基督徒結婚,那后果是什么呢?就好像毒品一樣,千萬不要去嘗試。
那怎么經營好這樣的婚姻呢?就好像戒毒那樣會經受無數的痛苦,反復。
你為什么要這么說?因為我的婚姻就是這樣的。
3.孩子們會在年下會收到壓歲錢,但是我的孩子在收壓歲錢的時候總是心情不好,甚至把錢扔在地上說不要,有時候會著急哭了。? 因為每次收壓歲錢都要重復以下情景。
親戚:給孩子一個壓歲錢。(邊說邊把錢往孩子口袋里塞)
媽媽:姑(或姨或嬸子或大娘或姥姥或奶奶等)俺不要,每年都想著。? (邊說邊把錢拿出來)
親戚:你這個孩子,又不是給你的,給小孩子一個長錢。(聲音要提高八度以上,重復其第一個動作)
媽媽:不要了,孩子大了(聲音提高八度,重復其第一個動作)
親戚:快拿著,你看看這孩子快拿著。給孩子個長錢呢!
媽媽:哎呀,你看看,快謝謝老姑(或是姨姥姥,老奶奶等)
孩子這時已經不知道聽誰的,或是被剛才場景嚇到了……
大人們在演客氣,孩子卻看不懂。
這是我經歷的真實場景,明年要坦然接受,不要中國式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