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堅持下來做的好的地方:
1、早起:每天保證在5:15-5:40間起床
2、早起-8:30分的晨間時間較高效:
a、晨起-6:50:運動+英語晨讀,或者 英語晨讀+易習英語預習
b、7:00-7:50:上班途中, 聽得到專欄音頻(薛兆豐經濟學、古典老師超級個體、劉潤商學院)
c、7:50-9:00:半小時易習英語筆記,40分鐘得到專欄筆記
3、運動:本周運了四次,2次跑步、1次瑜珈、1次微走
4、家庭:差不多保證了每天有1小時左右親子時間
5、閱讀:
本周堅持了閱讀李笑來《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并寫讀后感,本周的主題是熟練、希望。
重復是從笨拙到達熟練境界的唯一通路。任何工具都一樣,一經熟練使用后,都會被大腦“內化”成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使大腦內原本不存的神經元形成并固化,直至無法消失。
當一個人沒有真正掌握過、更別提熟練、精通過任何一個技能的話,他是從來不會知道任何一個技能最終是“復雜的集合體”,于是總會傾向于低估學習任務的復雜程度,低估了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所需要的重復練習次數。所以至少習得(熟練、精通)一個技能,是所有人在任何技能的習得(熟練、精通)之路上的起點,也是他們最終能夠到達重點的根本——有過經驗,所以有能力、有資格“心存希望”。
希望就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明天會因為今天的努力而變得更好。重點是:明天不會自動變好的,明天之所以能變得更好,是因為今天的行動,今天用正確的方式做了正確的事情。
6、聽書:
古典《超級個體》:
可視化筆記(康奈爾三分筆記法)
零秒思維:
如何用可視化方法處理障礙:
可以采用”ETA”脫困四問的方法,用零秒思考的方法,在A4紙上寫下以下四問:
a、E motion情緒:我在什么情緒之中?強烈程度打幾分?
如感到焦慮,大概打8分,仔細想想,覺得做這個沒意思,浪費時間,打6分
b、E vent事件:因為發生什么事?
真實的描述發生的事情,別帶自己的情緒化語言。如果不能做到,重復第一步。
c、T arget目標:初心——我本來想要什么?
希望成長、希望獲得良好關系、希望賺到錢等。
d、A ction下一步:下一步,我能為此做點什么?
下一步——要看向未來!
我——從自己做起,不要考慮別人!
這件事——不是別的其他事,別走神!
做些什么——只有行動解決問題和消除情緒!
二、本周做的不好的地方:
1、本周身體覺得有點疲軟,運動安排少。
2、本周進度放緩了,到了一個瓶頸期。
3、工具應用:本周還是未進行OF的視頻學習。
4、八大關注 的合理目標未整理。
三、任務檢視:
1、100件事件收集: 目前只完成42件,還待完善。
2、上下文規范情況:根據情境做了規劃
3、印象筆記:還沒有怎么用
4、名片全能王:有錄入部分,比較方便
四、小確幸:
周三下午7點開始下大暴雨,我正在路上。7點半到家時,兒子給我開門說:媽媽,你終于回來了,你沒事吧。 爸爸告訴我:從下大暴雨開始,娃就在念叨,我媽媽還沒回來,這么大雨,怎么辦呀?媽媽不會被淋雨吧,開車要小心呃。小暖男一個。